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LoRa应用学习站将收集和整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及应用,以供大家交流学习和参考运用。
运营商的思考:纷扰的LPWA市场
LPWA技术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据Analysys Mason预测,到2022年,LPWA技术将服务超过27亿美元的M2M市场,届时会产生超过100亿美元的收入。LPWA开辟新市场有如下三大主要竞争力。 LPWA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自2014年兴起的第二波物联网发展浪潮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在2015年,3GPP标准组织为应对LoRa、Sigfox、Ingenu等非授权频段LPWA技术零星部署与全球拓展趋势的挑战,迅速明确了NB-IoT、eMTC及EC-GSM三条清晰的LPWA技术发展路线。 到了2016年6月,最受业界关注的NB-IoT技术的核心功能标准顺利冻结,同时期Orange、韩国SK电讯、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Comcast、印度塔塔通信以及日本软银等具有影响力的运营商已部署或者即将部署LoRaWAN网络,使得整个LPWA竞争从原先技术标准的口舌之争在真正意义上升级转入了市场备战阶段。 面对纷扰的LPWA市场,运营商的思考是什么? 一、运营商的思考之一:LPWA网络技术选择,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 直觉上,运营商好像就应该天然地遵循3GPP标准去走移动蜂窝网的路线,根据自身情况与能力从NB-IoT、eMTC及EC-GSM中选择一种或两种技术去部署,而其中最热门的是NB-IoT,预计未来有超过80%的运营商会部署NB-IoT网络,这种选择的确规避了技术风险。那先简单对比一下非授权频段LPWA技术阵营中的最大热门LoRaWAN与NB-IoT的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表2 NB-IoT商用部署推进时间表 二、运营商的思考之二:LPWA的应用到底有哪些? (1)LPWA技术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据Analysys Mason预测,到2022年,LPWA技术将服务超过27亿美元的M2M市场,届时会产生超过100亿美元的收入。LPWA开辟新市场有如下三大主要竞争力。 低成本:由于每个设备的成本低于5美元,并且每年的维护成本低于1美元。 低功耗(无需外部供电):使用同一块电池,LPWA设备可以持续工作十余年,这是传统的移动解决方案无法达到的。 强传播(深度覆盖,含广覆盖能力):LPWA技术可以保证设备在楼宇或地下深处工作。 (2)LPWA技术特征是低成本、低功耗和强传播,适应的市场类型和传统蜂窝移动网络的市场并不相同。LPWA技术是对传统市场的进一步扩张,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有市场对传统网络的重叠和替代。 (3)LPWA技术特征可以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垂直市场,GSMA(GSM协会)按照应用领域将其细分为7个垂直市场,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LPWA七大垂直市场的分类(来源:GSMA) 据Analysys Mason 预测,到2022年市场收益最大的三个垂直市场将会是农业与环境(占25%)、消费者和医疗(占22%)和智慧楼宇(18%),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全球LPWA技术收益预测 7大垂直市场24个应用示例的业务模型呈现出LPWA应用需求是以弱移动、上行事件触发发送为主,如图3所示。 图3 典型LPWA 应用的业务模型示例 而从国内已经出现的LPWA市场商机来看,目前还是聚焦在公共事业、农业与环境、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楼宇中的少量应用上,整个LPWA技术的应用空间尚未打开,当然有些方面还有待LPWA技术进一步完善来满足,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三、运营商的思考之三:LPWA运营模式能否突破? Read more.
使用LoRa技术推动智慧建筑转型
在商业地产(CRE)领域中,一种由硬件业务向软件和服务业务的范式转移,在LoRa和基于云的分析等技术支持下成为了可能。 高端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中,分析师一直在预测认为:物联网(IoT)将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高增长机会。 然而,直到最近集中出现了诸如低功耗无线连接、基于云的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才共同印证了这些预测。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各种IoT技术的融合将如何改变商业房地产(CRE)行业。 随着实时的、基于云的分析、报告和各种服务变得可行,使得商业地产所有者、物业经理和传感器制造商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建筑物内数百个或者更多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和信息所具备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商业模式的应用,因为实时的、基于数据的分析可以催生大量潜在的新型服务。 LoRa是一种低功耗、长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专门为应对物联网部署的挑战而开发。 例如,其极低的功耗使得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可以根据用途持续工作多年,而其远距离功能支持传感器在长达10公里或更长的距离内与网络通信。 此外,LoRa架构使得数百个传感器、执行器或者标签能够以一种更高性价比的方式连接到网络。 这种集长电池续航时间、长距离覆盖和大容量于一体的组合,使得网络运营商能够快速建立基于LoRa的网络,同时显着降低部署成本。 而且,也不像诸如Zigbee那样的网状网络或蓝牙LE和Wifi之类的短距离射频技术,LoRa不要求物业管理公司使用昂贵的建筑安装人员去部署这样的网络,或使用高技能的技术人员去管理它。 当前趋势和未来发展 现状 在过去,商业房地产业主们已经看到了针对少量特定解决方案而部署的技术,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能效应用来降低运营费用。 很多公司主要使用迥然不同的建筑物管理系统(BMS)来完成这一工作,但是使用这些系统仍然需要涉及到大量本地的、手动的交互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并且每个应用多需要专用的基础架构。 某些垂直领域内的建筑物已经出现了一些折中性的集成化解决方案,以使建筑物更加节能。 这些系统通常需要更低程度的手动交互,并因为集中的数据而支持更快的决策,并可能与企业资源规划(ERP)、资产管理和商业智能(BI)工具结合在一起。 然而在很多时候,这些系统更适合于新的建筑工程项目,但若要是改造现有的建筑物则会变得复杂且昂贵。 高级使用情况 以下使用场景是诠释如何利用新的IoT连接解决方案和相关基于云的数据分析,来为实际房地产所有者、住户及其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案例: – 精密表计:为整个建筑物部署的智能表计可以更精确地监控整个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而使用智能电插头可以让住户检测出高耗电设备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它们的功耗。 – 高效加热和冷却:使用传感器和智能恒温器可以监测室内/室外的空气温度、湿度和人员在房间中的出没情况。 然后,该项数据可用于智能地控制建筑物内的HVAC、取暖器和通风系统,以便它们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去为房间降温或者加热,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 维护:通过使用“预测性分析”和“随需应变”的服务,使用传感器可以大大降低维护成本。例如,可以监测水流和水面情况以便识别早期漏水,防止发生高额的损失。可以监控电梯电机和设备,以检测潜在故障的早期迹象。弄脏的窗户会变得模糊,从而触发自动清洁服务请求。垃圾桶可以通知运营商它们的装载状态,并在装满时要求清理。使用一个连网的墙上按钮,用户可以在洗手间需要清洁时提醒需要维护服务。当啮齿动物被捕获时,害虫捕获器可以提醒操作者,让它们在腐烂和排出臭味之前将其去除。 – 安全:建筑物中的智能传感器通过监测和报告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火灾报警、办公室空气质量报警、工业建筑物的危险化学物质检测、以及像建筑物遭受地震之后这类的结构完整性报告。 – 空间优化:实时占用、地理定位和行人流量数据可用于识别空间使用模式、允许空间利用率优化、基于实际使用数据来重新配置办公室和零售位置布局,以增加建筑密度的有效利用。 – 实时建议:通过访问转运数据也可用来直接向住户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建筑物经理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优化租用者之间的互动,以提高生产能力、分散高峰时段的工作计划,在战略位置提供目标性信息(例如安全性、特殊事件),并通过提供健康建议来改善住户健康。 – 可持续发展:新的趋势正在将社会责任置于公司治理的最前沿。 在美国,已经创建了B团队来认识社会的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项目报告是这个趋势的一部分,而像GRESB和GRI等标准的出现,将很可能成为智慧建筑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自动整合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报告并降低相关的成本。 下表是一个展示业主、租户和居民价值主张的例子。改装栏介绍了现有建筑物形成营业收入时间和采用这些解决方案进行改造的便利性。改装市场远远大于新建筑业务,并且提供了更快的收益潜力。然而,一些先进的解决方案更适用于新的建筑,因为它们需要将传感器更深层次地集成到建筑物中。 全面整合带来的优势 上述用例依赖于无所不在的传感器来产生大量的数据,以及能够处理数据的、基于云的分析基础架构这两个方面。 通过充分利用可提供数据的方方面面,一种集成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就可以提供比非集成方法多很多的内在信息和价值。 完全集成的系统可以在许多方面使用户受益。例如,连网的系统允许所有数据被自动的组合、分析和运行,以降低与手动及容易出错的流程相关的成本。此外,可用数据的广泛性为用户提供了有关行业和社会趋势的战略性见解,从而有助于决策制定、实现ERP集成并提供预测性分析。 为商业房地产行业创造价值 一种完全集成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以为商业物业运营商创造的价值如下: – 新的收入来源:直接营销、开发商对租客需求的深入见解、租户生产力提高、投资顾问 – 在市场中形成差异化:降低公用事业费用,没有租户问题(例如:通过预测性维护,问题可以在出现之前就被解决),包括集成化解决方案增加了物业价值,而没有一个问题会最终导致业主以折扣的方式变卖建筑物。 – 估值:根据实际数据(不仅包括业主方面的信息,还有租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更精确和细致的估值 – 财务利益:为房地产估值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标准化的风险因素汇总。 为什么LoRa正在改变商业地产解决方案的游戏规则? LoRa连接解决方案的好处总结如下 – […] Read more.
孙正义: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MWC 2017上发表演讲,分享了对未来30年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看法。 他认为,在未来30年里,超级智能一定会诞生。届时,所有的物都将相互连接,超级智能走进云端,并走进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客户服务、工业等等领域。人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1、运营商市场令人沮丧 过去5年,智能手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7%。 不过,未来5年,智能手机的CAGR只有4%。这让人非常沮丧,不是吗? 接下来这张图是运营商的ARPU。 过去10年,运营商的ARPU下降了47%,不过据分析预测,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下降。 尽管ARPU在下降,智能手机接近饱和,但是,数据流量需求却在急剧上升,这意味着运营商的资本开支(CAPEX)将上升。 所以,运营商就会感到非常头痛。ARPU越来越低,数据流量需求越来越高,CAPEX也在上升,我们该怎么办? 我并不是到这里来抱怨的,大清早我们不应该这么沮丧,是吧! 所以,我今天来是要谈谈未来,谈谈我对未来30年的看法。 2、奇点将来,超级智能诞生 大家知道,我们去年成立了一个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其投资重点就是AI和物联网领域。这个1000亿美元的基金,规模超过全球所有风险投资的总和,全球风投投资总和为650亿美元。 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宣布以320亿美元现金收购了ARM。为什么我们花巨额投资,正是源于我们对未来30年的愿景和信念。 我现在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知道Singularity(奇点)这个概念?(一半人举手) 非常好,几年前,我在问同样的问题时,只有1%到2%的人举手。当然,在座的各位都是精英,如果我在大街上问,估计也只有2%的人知道这个概念。所以,这是一个很多普通人还不了解,或也不相信的概念。但是,我们相信这一定会发生。 我告诉人们要相信这事一定会发生。在座没有举手的人,你们要知道,这一天的到来就意味着电脑,或者说人工智能要超过人脑。我相信在未来30年这一天就会到来,就会成为现实。 当我们在讨论大脑的能力之时,我们通常会用IQ来衡量。普通人的IQ是100,爱因斯坦、达芬奇这样的天才的IQ大概在200左右。假如你的IQ达到200,你也就是天才,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的IQ达到了200(笑)。不管怎样,IQ为200的是天才,100的是普通人,相信在座各位的IQ都高于100(笑)。 不过,同样是IQ这个指标,30年后,电脑会达到多少?我认为是10000。 那么,问题来了。人的IQ高于200叫天才,那么IQ达到10000的家伙,我们该称呼它什么呢?超级智能。 人们可能完全无法想象IQ为10000的家伙有多聪明,但是,我认为这家伙在未来30年就会成为现实。 所以,“愚蠢”的人类,我们该怎么办? 当我们在谈人脑时,我们的大脑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连接和断开,这其实是个二进制系统,分别代表“0”和“1”。这就是人脑的工作方式,这就是神经元如何记忆、思考、分类的方式。 芯片里有晶体管,也同样是按照这种方式工作的。我们的人脑里有多少“二进制系统”?人脑有300亿个神经元。那么,芯片里的晶体管数量什么时候会超过300亿?在20年前,我估计这事会发生在2018年,几年前我又重新估计了一下,结果依然是2018年。 如果这个估计前后或许有几年误差,这并不要紧。重点是,人类的大脑在2000年前,在4000年前,神经元的数量一直没有变过,和现在是一样的。我们大脑的“硬件系统”从未得到过改良,然而,芯片里的晶体管的数量在未来30年将成百万倍上升。 想象一下,当芯片的晶体管数量超过300亿,它会比人脑更聪明吗?当然,我们还要将软件、算法等这些东西考虑进去,不仅仅是硬件的数量。如果在未来30年,这个“二进制系统”的数量是我们大脑的100万倍,IQ达到10000,我得说它比我们更聪明。 所以,我坚信在未来30年里,超级智能一定会诞生。这是有史以来的大事。 3、智能机器人改变世界 当这种超级智能嵌入机器人之中,就是智能机器人。尽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智能的东西,比如电脑、智能手机等,但这些东西都不能动。如果超级人工智能嵌入到可动的设备中,也就是机器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些智能机器人,或者说能移动的智能设备将无限繁衍,我们的汽车也会变成智能机器人,还有很多,会飞的、会游的、大的、小的、会跑的,各种形状的,两条腿的、四条腿的、百条腿的等等各种智能机器人。 我认为,未来30年,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包括智能汽车)会超过人口总量。 4、物联网的焦点:安全与连接 说到智能机器人,就得谈谈物联网了。如果单看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要超过人口总数根本不用等30年。我们刚刚收购了ARM,单单ARM一家公司,未来20年的物联网芯片发货量就超过1万亿,用不了30年。大家手里的智能手机,有99%的芯片来自ARM,今后将有80%的物联网芯片来自ARM。 有了ARM后,我可以和工程师们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看看未来10年我们要设计什么。所以,我现在比收购ARM前更了解这个行业。 1万亿的物联网芯片就要来了,并且它们都需要网络连接。有人说,电信市场饱和了,用户不再增长了,不不不,这是不对的。这只是智能手机的数量趋于饱和了,但是,未来20年,物联网芯片数量将增长到1万亿,而且它们都需要网络连接。这可不是小数目。 还得再提醒一下,这些物联网设备都是智能的,超级智能的。想象一下,未来我们穿的鞋子里植入一块芯片,这块芯片比我们的大脑还聪明。你能相信吗?我们还不如自己穿的鞋,还把它踩在脚下(全场爆笑)。这真是个有趣的世界,它正在到来。 所有的物都将相互连接,超级智能走进云端,并走进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客户服务、工业等等领域。这就是我收购ARM的原因。 收购ARM后,我每周都会和我们的工程师交流,我们主要聚焦关注两点:安全和连接。 为什么物联网安全如此重要? 因为有黑客啊!我们有个工程师,在等老婆吃午饭的时候做了一个测试,看看在他老婆到之前能黑多少监控摄像头?结果,他黑了120万个摄像头。他自己也难以置信,这也太简单了。当然,我们的工程师并不是个坏家伙,他这是在向公众警告,情况是多么危险,我们是时候认真考虑安全问题了。 黑客攻击事件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应该非常非常小心。所以,过去我们出货的ARM芯片都不够安全,现在我们非常关注安全,我们要保证社会所有一切都安全。 再举一个例子:汽车。 今天,一辆汽车里有约500块ARM的芯片,注意,是现在,就是今天路上的新车。我要说的是,没有一块芯片是安全的。我敢这样说,是因为这些芯片都是我们的(笑)。非常危险啊,同志们! 大家来看一段视频,这是我们的工程师做的一个测试。 汽车被黑客攻击之后,刹车完全不管用,汽车完全停不下来,方向盘也失去了作用… 这太恐怖了。尽管只是我们工程师的一个测试,他并不是一个坏家伙,但今天就有不少坏人正在当黑客。这非常吓人,如果我是个坏人,我就可以攻击社会,这非常危险(一脸严肃)。 过去的汽车是没有接入网络的,系统是封闭的,现在我们讲车联网,所有汽车接入网络,通过联网实现汽车检测、保养等。如果车联网无法保证安全,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这就是我们要在芯片中加入安全功能的原因。 是的,所有设备都不得不安全地连接,并接入云端,我们称这是为所有物联网设备加入一个“信任区”(TrustZone)。 我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连接。 我们先来讲讲NB-IoT。 大规模连接的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功耗,更高性能。这是我们上周公布了具备高安全性能的NB-IoT芯片。对于NB-IoT芯片,可以应用于智能停车,安装在停车场的NB-IoT芯片可监测车辆,并连接到云端。通过云端,中心管理人员就可知道停了多少辆车,车位有没有满。 另外一个NB-IoT芯片的用例是智慧家庭。所有的家庭设备都会安全的连接到云端,并通过云端实现管理。 […] Read more.
复活智能停车这个万亿风口需要破解四重封印,如今召唤飞猪了!
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否身处风口?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数数应用商店里的App数量,直播和短视频爆红的时候大概有200多款,如今已经减少了一大半,但据清华同衡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王杰的统计,市面上的停车APP竟多达213个,这还不算潜伏于微信小程序的隐性创业者们。 这个风口的能量有多大? 去年中国私人小客车保有量1.46亿,但1:0.8的车位比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3,仅北京缺口就达250万个,全国在5000万以上,无论建设停车场还是做运营,市场都大得吓人。 年初我写过一篇《万亿汽车后服务,你关注的创业经、血泪史和商业逻辑都在这里了》,对车后O2O最高频的停车创新,并不看好,当时的理由是3点: 1、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远非一家商业公司所能解构。 2、技术突破还没到临界点。 3、错配的资源很难流转。 但今天再看,情况已然完全改观。 首先,政策给商业运作打开了空间。 2015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的几点,如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车场不低于10%;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PPP等方式参与,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通过企业债券、专项基金等金融方式支持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等等都在落地。 特别是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等8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的《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近期工作要点与任务分工》使得这些宏观利好迅速进入了实操阶段。 其次,技术标准基本形成,正在串连动态和静态交通。 停车创新的最大症结是行业规范缺失,技术标准混乱,咪表、地磁、地感线圈、超声波、手持PDA等模式都有市场,但发展到今天正向窄带物联网技术收口。 今年6月,工信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其中第6条特别提出:“公共停车管理是优先切入点”。 目前的态势是华为与三大通讯运营商结盟,全力推进基站建设,以支持NB-IoT的大规模部署,后者因为信号能够覆盖地下,拥有长达10年的超长待机,特别适合停车等小数据量稳定传输的场景,联通与华为合作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停车场已经在做示范。 不过技术瓶颈的迅速突破,也意味着以ETCP和停简单为代表的停车创新面临巨大威胁,这一点后文会做解读。 最后,停车资源将出现密集增量,对流转性的依赖降低。 以往的判断是车位与需求的时间错配,很难在线上流转,但各地陆续出台措施,刺激PPP停车场建设,从长远看,一线城市取消路边停车导致的资源紧缺将会缓解,反而可能在3-5年内出现密集增量,停车场和智能停车设备也将有爆发性增长。 这三大因素的剧烈变化,破解了多年来原来制约行业发展的四大封印,使得停车创新从万马齐喑一变而为最热风口。 1、补贴刺激力度之大超乎想象。 各地新政不断落地,PPP停车场建设正在提速,所谓PPP即政府提供土地和补贴,企业以20-30年特许经营权收回投资,再将土地交还政府。 北京的规定是财政资金支持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上海对于投资收入不足以覆盖成本的停车场建设方,提供部分补贴或直接参股,山城重庆对每车位提供最高2.4万元的补贴,而省会城市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安。 只有60万车位的西安要应对260万机动车,所以早早制定了《停车管理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要求两年内新增40万车位。 整套流程中设计了3项优惠: (1)主城区五千平方米以下的地块优先用于公共停车场建设。 (2)单独立项的停车场和配建全额免缴城市配套费,兼顾地下人防的,免收人防易地建设费,占用绿地的,免收临时占用城市绿地补偿费、占道费、挖掘修复费,免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配建超出10%以上泊位的配套费,经营两年后予以返还。 (3)政府补助资金在停车场开建后分三次兑现,开工当年兑现总补助资金的20%,建成营业后两年内每年兑现40%;平面式停车场建成两年后一次性予以兑现。 我们不妨简单算笔账: 从成本看,一个3层集约式停车场的建安费用500万元左右,大约150个车位,每车位成本3.3万元,政府无偿供地,并提供每车位2万元补贴,相当于成本可控制在1.3万元; 从收入看,停车费3元/小时,每车位每天周转7.3次,1年不到即可收回投资; 从经营范围上看,政策允许PPP停车场配建面积不超过30%的商业设施(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相当于你在寸土寸金之地有了零成本的门脸房。 所以,这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好生意。 2、NB-IoT让新人笑,也让旧人哭! 在今年9月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着重强调了物联网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希望把物联网连接数做到1000亿的级别,按照华为副总裁楚庆的估计,人均大概会有20-25个物联接入点,前提是华为和合作伙伴能够找到足够高频的应用场景,实现NB-IoT的快速商用,而现有的场景大多在B端,如AMI抄表、智能水务、城市照明方案、智能楼宇管理和农机设备维护等,唯一与C端密切相关的就是停车。 7月中国电信率先提供3亿元补贴推动NB-IoT商用,华为表面上反对补贴,但由于它在体系中扮演芯片/模组厂商、终端设备厂商、系统供应商、集成商、综合方案提供商、数据分析厂商等多重角色,显然不会在普及前去赚蝇头小利。 但另一方面,这对ETCP和挺简单之类的先行者却是灭顶之灾。 这些创业公司早在NB-IoT之前就提供了类似服务,万达旗下的ETCP本身也是中国电信商用联盟的成员,但他们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共性,都试图用智能道闸之类的软硬件系统将停车场封闭在自己的平台之上,体系之外互不兼容,整体思路是想用体验推动垂直整合。 而在华为和运营商的理念中,NB-IoT是基础设施,不是运营系统,目的在于实现整个城市乃至全国车位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这种开放性才符合未来智慧交通的逻辑,因此NB-IoT的普及迟早会拆掉ETCP和停简单苦心营造的壁垒。 举例来说,Park24一家公司就掌握了全日本11%的停车位,黄色Times标志随处可见,2004年着手整合物联网技术 ,实现了手机查询、预约和支付,而且以此为入口,把共享汽车也做得有声有色,去年还以1.7亿美元收购了澳洲停车场Secure Parking进军全球,说明停车场正成为各种车后服务的超级入口。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停车业务的线上平台只会有两类玩家: 一种是微信和支付宝这种高频应用的城市服务入口,因为他们连接着最多的用户,所以使用效率也最高; 另一类是规模化的出行平台,他们是串连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自然节点,天生与停车业务有高度适配性。 3、产品痼疾正由技术一次性治愈。 停车是骨灰级创业风口,2010年谷歌就做了Open Spot,2011年国内易趴跟进,这么多年热度不减、前扑后继,是因为两个产品断点始终无法破解。 (1)垂直封闭玩法推高了成本。 ETCP和停简单免费给停车场做改造,速度慢,成本高,数据在线了,但不共享,不创造只是承接需求,没有盈利模式,这种中间层创新必然会被NB-IoT的基础设施打败; (2)智能化体验的局限。 大多数停车创新可以实现空闲车位的实时查看,部分可做预约支付,但与其他用车场景的关联性差,资源掌控力弱,无法稳定服务等等。 更重要的是:未来大量多层塔式智能停车楼出现,车位将变得更加紧凑密集,如何与设备实现技术联通,打造完美快捷的停车和取车流程才是核心竞争力。 现在已经有不少设备制造商偷偷摸摸的投资停车创新,就是企图先把用户体验做起来,以便让更多停车场采用,慢慢成为行业标准。 4、互联网创业史上第一次全产业整合的机会。 […] Read more.
亲测西安无人值守停车!方便到颠覆你想象!
开车外出最让人闹心的是什么?停车难?烦人的缴费等待?缴费时找不到零钱…? 为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11月16日早8:00 西安市明城墙以内3284个公共停车泊位 实施“无人值守,自助缴费” 西安成为继深圳之后 全国第二个实行停车无人值守的城市 正式迈向智慧停车新时代 首先 和小布了解一下什么是“停车无人值守”模式 ↓↓↓ “停车无人值守”是采用最新的5G窄带物联网技术,当车停入泊位时,地磁感应到信号,传输到后台。车主将车停放在规定的车位后,即可离开。驶离前,手机扫描车前风挡寻查员录入的小票或P字牌二维码,进入缴费引导页面,点击支付完成自助缴费。 下面就和小布一起尝试一下 全新的停车收费模式吧 ↓↓↓ 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副主任 车卫华 “无人值守,自助缴费”停车收费服务新模式共分为三个简单步骤,下面,由我和小布为大家介绍流程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 车辆进入无人值守泊车位,车主在关注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官方APP或微信公众号后,即可离开。 第二步 车主驶离泊车位前,通过手机扫描车辆前风挡小票(巡查员每15分钟巡查放置)或站点P字牌上的二维码,进入缴费引导页面。 第三步 缴费引导页面会出现五种支付渠道,车主可任选一种;根据提示绑定车牌后,停车时长及金额自动显示在车主的支付界面上,点击支付即可完成缴费。 市民说 刘先生 点赞“无人值守、自助缴费”的形式,我在公众号中能轻松找到空余车位,停下车后直接离开,开车走时只需几秒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付费,又方便效率又高。 特别提示 停车在10分钟内,无需缴费。凡首次通过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官方APP或微信公众号停车缴费免收停车费。所有电子支付,均享受9折优惠。 此外 小布还为您梳理了“无人值守”缴费时 容易出现的8大问题 1、没有任何线上缴费渠道或外地车辆如何缴费? 可找他人代缴,车主如若电子支付不方便可到城外任意一个停车站点进行补缴。 2、小雨天小票湿了或有破损怎么办? 一般不影响车主扫码,若小票破损,可到就近P字牌处扫码。 3、缴费时遇到通信故障怎么办? 车主可先行离开,通信故障恢复后及时补缴费。 4、在无人值守站点每次停车都需要扫码吗? 车主通过手机扫码,关注西安停车微信官方公众号或下载西安停车官方APP客户端,在绑定车牌后,首单停车予以免费;完成首次绑定后,以后停车无需扫码,即可实现自动推送订单、停车自助缴费。 5、车辆有欠费记录能否补缴? 可以在“西安停车”微信公众号、“西安停车”APP上补缴欠费,也可在城外任意站点补缴。 6、有欠费记录的车辆是否影响下次停车? 影响。在超过一定额度时,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将拒绝该车辆停放,同时还将影响个人征信。 7、车主需要票据怎么办? 一、通过“西安停车”微信公众号、“西安停车”APP、咨询电话87626820进行预约; 二、我们会在城内设置市机动车停放中心、北马道停车场、大车家巷停车场、南二环桥下1号(高新四路与南二环桥下A区)、3号(凯德广场对面)、9号(南二环东段沙坡立交桥下东侧)、14号(西二环白家口立交桥下东侧)、15号(沣惠路南段金光门桥下)8个送票点,定时定点由我们送票到位; 三、我们将积极争取电子发票的申领,进行线上推送电子票据。 8、车主对停车时间和金额有异议怎么办? […] Read more.
京源Ⅱ代LORA无线远传水表
TA是水表界的一股清流, TA是远传水表界的颜值担当, T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TA小清新/有颜值/有实力/ TA第一次出镜, TA是? 对, TA就是本期的主角- 京源Ⅱ代LORA无线远传水表 京源Ⅱ代LORA无线远传水表 继京源公司Ⅰ代LORA无线远传水表投入市场以来,因产品性能稳定、系统运行可靠等特点,深受客户的青睐。京源研发团队,在原有水表基础上,全面升级最新新研制出Ⅱ代LORA无线远传水表,与Ⅰ代LORA无线远传水表相比,不仅颜值更高,色彩搭配清新脱俗,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品质也更加优质。 ▼ 产品概述 无线远传水表是用于计量流经管道水的体积总量的仪表,在水表内部安装有无线远传模块,通过脉冲采样实现机电数据可靠转换,采用 LoRa 扩频技术进行数据无线稳定传输,具有功耗低、性能稳定、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完美地解决了前期无线水表传输距离、抗干扰性和低功耗不能兼顾的问题,成为目前市场上无线抄表系统中水表的最佳选择。 产品制造、安装标准符合国家标准GB/T778-2007《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的技术要求;符合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224-2012《电子远传水表》及 CJ/T188-2004《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 ▼ 产品功能 • 远程抄表 通过系统可实现远程全无线实时抄表、定时自动抄表。 • 无线唤醒 可以实现远程无线唤醒,实时响应上位机处理指令。 • 触发上传 水表模块平时一直处于睡眠,可通过触发,使模块上传一次实时数据。 • 自我诊断 当水表内部出现故障时,水表会自动记录故障状态并作为水表数据上传至软件平台。 ▼无线远传阀控水表还具有以下功能: • 远程控阀 阀控水表通过系统可实现远程控阀功能。 • 预付费功能 阀控水表通过后序系统及软件平台可实现预付费功能,是替代卡表的理想产品。 • 攻击关阀 具有防磁攻击功能,当采样受到外部磁攻击时,表具会自动关闭阀门。 • 低电关阀 当电池电压低于一定数值时,模块可以自动关闭阀门,并上传一次实时数据。 • 断电关阀 当水表断电后将自动关阀,防止因意外或人为断电;重新上电后,阀门回到断电前状态。 Read more.
LoRa无线火灾报警落地五台山 泛海三江全力捍卫世界级文化瑰宝
2017年10月,泛海三江自主研发的基于LoRa传输技术的无线火灾报警系统在五台山景区得到全面应用,其中包括塔院寺、五爷庙、显通寺、罗睺寺、广化寺、十方堂等著名禅寺。 香火旺,游客多,景区消防管控难度持续加剧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建寺历史悠久,建筑规模宏大,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6处、市级1处、县级31处,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并位列四大名山之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亚洲最大的寺庙古建群,于2009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正是因为享有中国佛教第一圣地的美誉,五台山常年香火鼎盛,前往游览、朝圣、祈福者一年四季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仅在2016年旅游总人次就已经高达512.25万。如此庞大的人流量,大量的宗教用火,又被70%以上森林覆盖率的国家森林公园环绕四周,诸多复杂因素为五台山火灾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试点新型无线火灾报警,以信息化推动智慧消防转型升级 为此,五台山景区消防主管部门积极响应“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消防管理”要求,试点引入了由泛海三江自主研发的基于LoRa传输技术的新一代无线火灾报警系统,全面推动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群火灾预警机制的转型升级。 系统结构图 泛海三江积极调研古城镇、古建筑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户需求,依托于丰富的消防报警服务经验及研发实力,将火灾报警技术与LoRaWAN传输技术深度融合,以云端物联网管理平台为支撑,实现对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大型文物古建筑群的跨区域远程管理。 针对大型文物古建筑群,LoRa系统有效解决诸多应用难点 系统具备传输距离远(城市环境下>2km)、接入容量大(单基站可接入探测器>1万支)、工作功耗低(前端探测器连续工作时间>5年)、建设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完美解决了大型古建筑群面积广、数量多、密度大等应用难点。 独立式安装 与此同时,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独立式安装设计,不仅大幅度简化安装工作,更有效避免了设备安装对建筑的完整性及美观性所造成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物维持原貌。 PC端管理平台 管理方面,前端设备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上传至云端物联网管理平台,平台对位置分布、设备状态等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呈现给五台山景区消防工作站,使大型建筑群火灾防控工作真正实现一目了然。 手机端APP 除此之外,系统还为消防值班人员提供短信、电话、微信、APP、PC端等多渠道远程报警方式,通过建立“僧人——寺庙——消防工作站”三级报警机制,以及全方位的预警渠道,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人员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置火情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牢记社会责任与历史担当,为文物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对该系统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及创新功能给予了一致认可,并表示:希望双方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将五台山打造成为消防物联网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样板案例,并以此为契机,为保护国家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而作出积极贡献。 Read more.
赛特威尔LoRa智能无线烟感助力智慧消防建设
随着智慧城市的全面部署以及城市智能化、感知与互联的发展需求,城市越来越多的碎片化终端设备需要低功耗长距离传输的接入网络。 以LoRa为代表的低功耗、远距离网络技术的出现,有机会打破物联网在互联方面的瓶颈,促进物联网端对端的成本大幅下降,引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 赛特威尔结合国内消防的现状以及消防改造的需求和挑战,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制造烟感报警器的优势,应势推出LoRa智能无线烟感,为城市推动“物联网+智慧消防”的建设助力。 七大优势,铸就独一无二的无线烟感 1、超长距离,更高覆盖率 赛特威尔智能无线烟感拥有超长的通讯距离,覆盖成本低,灵活性高。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户外覆盖半径达到2km+;建筑密度较低的郊区,户外覆盖半径可达10km+;高层住宅穿透约10~12层,商场综合体达到5~8层。 距离上的突破完美解决了传统无线烟感在控制范围上的局限,为更多区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 2、超低功耗,更长时间运行 赛特威尔智能无线烟感具备超低的运行功耗,低功耗模式下烟雾报警器的待机时间、运行时间更长,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保护。在物联网的浪潮中,更低功耗/成本的数据收集与传输,无疑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3、四大协议并存,满足更多需求 除了LoRa联盟标准化的低功耗广域网协议——LoRaWAN协议,赛特威尔智能无线烟感同时具备了CLAA网络协议、LoRa私有网络协议、LoRa数据透传三大协议方式,符合不同产品的业务状态需求。 多种协议的模式,既确保了其在不同国家的LoRa网络可互操作性,同时也保留了智能无线烟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管是大型合作伙伴、独立运营商还是小范围内的中小型客户和专业渠道商都能找到适合的应用与落地。 4、原生定位技术,精准可靠 赛特威尔智能无线烟感可实现具体的定位功能,在规划的可控区域内完成所有报警器的管理和检测,并具备即时的位置信息开启导航功能,帮助确定一个可靠的和有效的路线,为消防提供更高的效率。 消防救火的原则是越快越好,在火灾发生时1分钟时间都有可能让火势和烟尘变的更加难以控制,业内一般将火灾发生时前20分钟作为黄金扑救时间。但定位不准、现场情况不明等所引发的问题,往往会占用这宝贵的时间。 赛特威尔智能无线烟感解决方案,以高精度定位为基础,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对消防工作智能化升级,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同时支持智能无线报警器的平台可提供数据的位置关联性,有助于增强其价值和实用性。 5、智能报警,响应更为迅速 据统计,80.2%的火灾是发生于住宅,49.1%的死亡人数是在晚上到凌晨的之间发生的。重点在——如何及时发现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是减少伤亡和损失的有效途径。那么,及时发现和及时通知也是目前乃至未来,消防信息化系统里面经常提及到的内容。 赛特威尔智能无线烟感可实现,火警报警发生以后,在火警受理平台显示,报警后第一时间给联网单位推送信息,紧急情况下推送到消防队,2分钟后,若联网单位未做任何操作,系统拨打自动语音电话给报警单位和消防中控室。第一时间给用户最大的安全保护。 6、大数据分析,平台互联互通 云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消防分析图表的直观展示,消防火灾故障的本质挖掘和消防发展态势的准确研判。同时,可兼容其他消防大数据平台,实现系统互联互通。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有效利用各类数据资源,创新实战化应急体系、拓展城市消防管理监控系统,实现监督管理动态化、统计分析直观化、灭火救援可视化、社会服务便民化和部队管理科技化。 7、简易部署,轻松实现 传统的联网式烟感,需要重新布线、布网络,对于大多数已建成已装修的建筑来说,施工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有的基本上是无法实施的。独立式烟感的成本很低,确实是容易部署,但是它没有联网报警功能,也没有管理的功能,在功能上是很受限制的。 赛特威尔智能无线烟感凭借LoRa技术,在独立式烟感安装便利,使用简单的基础上,融合了传统联网式烟感的稳定性和联网报警功能,同时,在距离、成本、管理上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LoRa网络已经在世界多地进行试点或部署,截至目前最新公布的数据,已经有17个国家公开宣布建网计划,120多个城市地区有正在运行的LoRa网络,如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等等国家,荷兰、瑞士、韩国等更是部署或计划部署覆盖全国的LoRa网络。 而在中国,LoRa已经在水气表、海外电表市场大批量使用,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未来将会结合LoRaWAN技术,使网络容量更大、施工方便。同时,LoRa也会在智慧城市、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加速部署。 Read more.
物联网在智能井盖方面的应用场景及行业痛点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除了之前笔者相继介绍的智能路灯与空气检测领域的应用场景及行业痛点,本次将围绕智慧城市中另外一规模应用领域-智能井盖来进行展开解读。 维护难成智能井盖领域核心行业痛点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不同的用途和管理归属,井盖有雨水、污水、电力、通信井盖等。井盖是出现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地方道路年久失修,往往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当遇到大暴雨无法及时排水时,容易淹没道路。此时,井盖被打开或者移位不容易被监测到,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城市井盖管理存在以下挑战: 一.维护难:数量多、布局分散、环境复杂、权属多样,并存在破损、缺失等问题,养护效率低; 二.责任大:市民安全、防涝减灾、资产保护等。 现在基于GPRS的井盖监测方式需要伸出一根天线,车辆来往极易损坏天线,同时耗电量较高,不利于长期监测。 NB-IoT通信模组终端全方位监管井盖状态 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为井盖等公共资产的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全方位监管井盖状态,在井盖被打开、移位等情况下及时告警,减少事故发生。基于NB-IoT的智能井盖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井下无线信号覆盖差的情况下,监测终端无法上报信息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GPRS方式,穿透能力可以提升20dB增益,续航时间从过去的几个月大幅提升到几年,可扩大监测覆盖区域,消除覆盖死角,降低建设维护成本。 在井盖上安装包含传感器和NB-IoT通信模组的监测终端,建立唯一的井盖识别码,以便井盖统一管理;井盖监控终端生成信息经过网络层传输汇聚到业务平台,业务平台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智能支撑。应用层基于平台开放接口开发各类应用,例如,实时监控城市井盖状态、位置,井盖巡检及派工维护等。同时巡检人员通过APP进行井盖状态查询、警报信息接收、巡检人员签到、异常情况图文上报等。 基于以上方案,目前有以下应用场景: 场景1:城市治安 实时监控井盖状态,当井盖发生翻转或移动会启动报警,确保安全; 场景2:井下液位检测 采用超声波液位计、压力水位计等水位检测模式,实时监测易淹易涝点水位情况; 场景3:淤堵排污检测 基于多点的监测形成城市小流域液位监测网络,根据液位数据变化,判断管网淤堵点,高效安排管网疏通工作,分析异常数据,发现非法排污事件; 场景4:管网资产保护 在井盖上安装智能锁,通过系统授权开启管理,有效保护地下管网资产。 展望:优化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 城市公共设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除井盖外,可进一步把地下水、城市地下管网、公交站牌、果皮箱、绿化带、停车场等城市元素纳入市政物联平台管理的范畴,对公共资产进行状态监控,提前预测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人民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优化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 城市公共设施生产厂家通过集成NB-IoT通信模组、传感器,生成智能公共设施监测终端。目前,智能井盖领域上下游企业涵盖基础运营商、终端侧厂商、平台侧厂商与应用侧厂商等。 Read more.
厚德载物 智慧互联 NB-IoT助力清华新型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通过应用最前沿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深入校园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形成崭新的校园管理模式,显著提升校园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近年来,在清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的统筹下,清华大学学生社区管理部门与中国电信集团合作,积极采用新一代物联网NB-IoT技术,大力推进智慧校园项目落地,多种新型智能设备在清华大学学生社区部署,进一步方便了师生的生活。 校园里的神奇盒子 清华大学校内的智能垃圾箱。资料图 2016年12月的一个早上,清华园看起来和平时一样。紫荆公寓8号楼的李扬同学早早地去紫荆食堂吃早饭,路过路口时,一个“五颜六色”的垃圾箱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个垃圾箱难道有什么特别之处?” 正想着,他看见一个路过的同学拿着一个塑料袋伸了一下手,垃圾箱便“自己张开了嘴”,等同学把垃圾扔进去以后,它自己又“合上了嘴”。 李扬似乎对这个新出现的垃圾箱很满意:“我觉得这样设计好多了,以前的垃圾桶都是敞口的,部分垃圾暴露在空气中,不仅气味难闻,而且招惹蚊蝇,有时候垃圾还会溢出来,这样设计就干净多了。” 据附近的工作人员介绍:紫荆公寓8号楼前的这个智能垃圾箱,能通过手势感应开启,防止违规捡拾。烟感报警、自动灭火功能有效消除火灾隐患。智能感应压缩有助于减轻异味,提高空间利用率。垃圾装满后自动发出清运信号,避免无效巡查,提高效率。智能垃圾站通过太阳能供电,节能降耗,绿色环保。 垃圾处理更智能 清华园内的智能垃圾站。资料图 负责清运垃圾的张师傅每天都会按时到紫荆23号楼东侧的智能垃圾站清理垃圾。智能垃圾站投入使用以后,他不再需要从原来零散的垃圾投放点收集垃圾,保洁人员将垃圾投放到这个智能垃圾站,垃圾站堆满后,他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收到提示,减少了巡视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张师傅还告诉我们,只有保洁员通过刷卡才能打开垃圾站的门,有效防止了拾荒者违规捡拾造成垃圾散落到周围地面。 张师傅介绍说:清华园每天产生约45吨垃圾,垃圾处理一直是困扰校园环境的难题。在智能垃圾站布局和落地之前,各单位就近投放产生的垃圾。清华园一共有200多个零散的垃圾点位,装垃圾的“黑袋子”随处可见。为了改善校园环境,提高管理水平。 智能垃圾站的出现,使得原先校内四处堆放的“黑袋子”有了一个固定而美观的去处。其次,垃圾站内还设置了红外线感应装置,垃圾装满到一定程度时,滑板自动抬升,垃圾沿滑板形成的斜坡滑进垃圾站最里面,不再需要保洁员手动将垃圾推入内部,直接确保垃圾充分装满垃圾站。另外,和敞口垃圾站相比,智能垃圾站的密闭和压缩功能避免了异味和蚊蝇滋生,同时它还配备淋浴喷头,可以直接冲洗,确保环境卫生的同时价格低了人工成本。 智慧社区初体验 记者了解到:除此之外,在学生社区管理部门的努力下,我校的智慧社区建设还进行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尝试,智能路灯、智能门锁、智能电表已在校内不同区域进行试点。 智能路灯通过NB-IoT网连接社区内所有路灯灯具,远程监控和调试。接受NB-IoT信号开启关闭,解放了路灯电网的使用限制,原本只能夜间使用的路灯电网现在可以24小时供电。路灯所连起来的电网也成为垃圾箱和垃圾站的主要电力来源,使垃圾处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及时发出信号,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处理。 一卡通智能门锁。资料图 智能门锁可以实现校园一卡通刷卡开门,同学们下课回到宿舍,只需用校园卡轻轻一刷,就可以轻松开门,再也不用因为忘带钥匙而苦等室友或者跑到学生服务总台去借还钥匙。同时,楼长们也可以通过刷卡记录掌握学生的住宿生活行为规律。另外,在特殊时期,如发生火灾时,管理人员可以即时查看宿舍内人员,远程开锁,从而最大限度地进行安全救援。 智能电表基于云端数据管理,可以实现网上售电、实时查询,在电卡余额不足突然断电时,同学们不再需要为充电费专门跑一趟学生服务总台,可以直接线上支付,实时查询余额也可以提醒同学们及时缴费,避免停电带来不便。另外,针对传统电表无法识别的违章电器,智能电表可以结合宿舍全天候的用电记录进行区分判断,及时处理违章电器,尽早消除安全隐患。 这些智能设备的部署与应用体现学生社区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紧跟智能时代的信息潮流,将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管理思维运用到了校园管理的具体细节中,让清华师生更早地享受到了物联网技术给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后期,智慧校园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推进智能设施将覆盖整个清华园,让智慧思维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Read more.
COT LoRa 2.4GHz能传输多远、定位多准,我们用实测数据说话
SX1280(LoRa 2.4G)来了、COT协议栈来了、到底可以传输多远、定位到底有多准,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基于SX1280(LoRa 2.4G)COT-MV1模组可以传输多远、定位精度如何,是目前大家关心的问题。 传输距离在无线电领域是一个比较模糊难以定义的问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天线形式、通讯速率、设备使用的地理及建筑环境、设备使用场所的电磁环境等。 为保证距离评估具有典型意义,本次测试采用室外测试、室内测试二种结构阐述可以传多远,定多准。 通过测试LORA 2.4G 在12.5dBm发射功率情况下,可以实现家庭、别墅、单一楼层无盲区覆盖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可以满足厂区、农场、高尔夫球场等大多数商业应用场景。适合区域微功率无线信号覆盖。 为什么需要区域微功率覆盖,这在大多数实时物联网、并有边缘计算需求的领域是非常需要的,例如智能家居中的门磁可以实现一节CR2450电池能连续工作大于10年,这在项目商业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需求。 低功率、远距离带来的第二个好处是,传统纽扣电池可以使用,使商业应用产品的设计更加方便。 1.室外通讯可靠性测试 测试目的:测量在室外道路工况下的通信距离与丢包率、RSSI之间的关系 发射功率:12.5dBm 测试方法:使用2个COT-MV1,一收一发,发送节点位置固定,位于道路边缘,逐渐拉远接收节点的距离,接收节点亦位于道路边缘。收发节点均架设在1.6m高的三角支架上。发送节点以50%占空比连续发送数据包,接收点接收并统计信息,连续统计1000个数据包。改变参数进行多轮测试。 测试场地: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描述:见上表可见在通讯距离400米内,使用SF5可以可靠通讯。 测试结果描述:见上表可见在通讯距离600米内,使用SF7可以可靠通讯。 测试结果描述:见上表可见在通讯距离860米内,使用SF9可以可靠通讯,并有一定dBm冗余。 测试结果描述:见上表可见在通讯距离800米内,使用SF12可以可靠通讯,并有一定冗余。 2.室外通讯距离测试 测试目的:一个发送节点位于较高位置的楼顶,信号的覆盖范围,以及信号的绕射能力。 发射功率:12.5dBm 测试方法:使用2个COT-MV1,一收一发,发送节点位置固定,位于闽江学院教学大楼2号楼顶外延平台,接收节点架设在1.6m高的三脚架上,改变接收节点位置。发送节点以50%占空比连续发送数据包,接收点接收并统计信息,连续统计1000个数据包。改变参数进行多轮测试。 测试场地: 测试结果: 3.测距测试(走廊) 测试目的:测试COT-MV1模组在室内的测距精度以及测距能力 测试方法:使用2个COT-MV1,进行测距,固定一个节点,移动另外一个节点,每个测距点连续测试大于10次,求出平均值等统计信息。比较实际测距结果跟实际距离之间的偏差情况。 测试场地:办公楼6楼长廊,发送节点使用三脚架架高1.6m,接收节点位于离地面约50cm。 测试结果: 4.测距测试(空旷) 测试目的:测试COT-MV1模组在室外的测距精度以及测距能力 测试方法:使用2个COT-MV1,进行测距,固定一个节点,移动另外一个节点,每个测距点连续测试大于10次,求出平均值。比较实际测距结果跟实际距离之间的偏差情况。 测试场地:室外田径场,发送节点使用三脚架架高1.6m,接收节点位于离地面约30cm。 测试结果: 测距测试结果统计比较见图: 测距测试总结: 1)测距得到的距离值,总是比实际值偏低。室内走廊与室外空旷环境,测距效果,差距不大。 2)从绝对误差看,当实际距离在20米时,绝对误差达到最大值,接近10米,随着实际距离增加,误差值降低(小于6米)。这主要是由于COT-MV1的测距分辨率问题,导致在近场近距环境下,测距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导致,这种偏差在20米时达到峰值。 4)从相对误差看,随着距离增加,相对误差则逐渐降低。 5)样本标准差体现了测距样本与均值的偏差离散度,从测试图可以看出,样本标准差呈现了波动的形态,当总体趋势来看,随着距离增加,离散度增加。 6)从样本标准差图可以看出,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圆极化天线的测试结果离散度都比单极化天线要好,也即:圆极化天线可以保持较好的测距一致性。从测距的平均值和绝对误差来看,两种天线则没有明显的差别。 5.COT-MV1模组 COT-MV1模组由Apollo mcu+SX1280 2.4GHz radio构成,模组长宽高:18x12x2.7(mm),采用邮票孔封装,提供了一路SPI/I2C、一路UART(最高波特率可达921600bps)、一路SWD接口(支持SWIO调试)、32路可编程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 5.1.主要特性 5.2.模组引脚分布图 模组引脚图(顶视图) […] Read more.
物联网推动智能家居应用加速发展
广泛的物联网应用当中,门坎最低且相关应用最多的当属智能家居(Smart Home),因家庭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将日常生活与物联网结合,从最初的物联网装置到系统整合演变为平台及服务的延伸,此过程为的就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及智能移动装置的普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在各领域的应用迅速拓展,并带动相关市场的兴起。根据市调机构IDC预测,物联网于2015~2020的年复合成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为15.6%,全球市场规模于2020年将达到1.29兆美元。而物联网的装置数量也将超越智能手机,于未来几年,总数将累积达到300亿个。由上述这些数据可看出,物联网仍是未来科技的发展重点。 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让物体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结合不同产业的资源,将现有的技术延伸。对于广大的物联网市场,各家厂商纷纷投入相关技术研发,为的是尽早开始布局以抢先取得商机。为了因应物联网对于网络低功耗、低成本、长距离及大量联机等要求,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则是为此而发展之网络技术。 目前较为被关注之LPWAN技术分别为LoRa、NB-IoT及Sigfox,这三项技术各自具有优势,根据不同的需求及特性,将决定LPWAN技术适用于哪种物联网应用。以LoRa为例,台北市政府去年布建了十二个LoRa无线通信基地台,利用其低功耗、低成本及长距离等特性,打造一个通讯范围覆盖全台北市的大型物联网网络,将整个城市当做智能城市的创新实验平台。 除了通讯技术之外,不论是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半导体(Semiconductor)、制造(Manufacturer)或系统整合(System Integration)等厂商,皆陆续推出相关之产品与解决方案。随着各项技术逐渐趋近成熟,使得物联网装置的效能持续提升,体积随之越来越小,价格则变得更加便宜。 物联网加速智能家居发展 在广泛的物联网应用当中,门坎最低且相关应用最多的当属智能家居 (Smart Home),主要是家庭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将日常生活与物联网的概念相互结合,在家庭生活中体现人与物或是物与物之间相连的目标。借助整合家中的各种装置及系统以促成家庭自动化,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智能家电、能源管理、家庭娱乐、安全监控及居家照护等皆为智能家居考虑的重点。 智能家电的相关产品大多皆是透过无线网络 (Wireless Network)与移动应用程序 (Mobile Application, Mobile App)连接,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让家电支持联网的功能来提供不同的服务,如智能冷气、智慧冰箱及智慧洗衣机等家电。以洗衣机为例,当洗衣机连上网络,即可在衣服洗完之后,利用推播讯息主动通知用户,以减少衣服被遗忘而未晾干的情形。另一种则是借助其他的装置使既有之家电实现联网及控制等功能,例如智能插座、窗帘控制器及红外线控制器等装置。 以目前市面上的红外线控制器为例,即是将微控制器 (MCU)、红外线发射器(Infrared Emitters)、无线网络模块(Wi-Fi Module)等现有技术结合,用户可以在移动装置上针对家中红外线遥控的电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由于红外线遥控属于标准的无线通信技术,因此可以达到不同厂牌、不同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 当终端设备及装置联网之后,透过不同功能的结合能够让智能家电提供更全面的应用及服务。举例来说,温湿传感器主要用来监控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跟冷气及除湿机串联之后,就可以从量测的结果来判断是否达到预先设定之条件,以远程遥控冷气及除湿机的状态。除了调节温度之外,若是加上用户的行为分析,像是将用户调整温度的习惯与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线及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并学习,即可因应室内的环境因素自动调整至最舒适的环境,借此还可以提升电器的使用效率,进一步达到节能的效果。 在现今的社会当中,居家安全一直是民众的重要考虑,对于家中没有保全系统的一般家庭或是租屋族,可以避免昂贵的费用及额外的施工来达到智能家居安全的诉求。以安全监测来看,烟雾传感器、水滴传感器及门窗开阖传感器等皆是相关的应用产品,当侦测到家中的异常情形可实时通知住户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而智能门锁较一般门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减少门锁被破坏及窃盗的情形发生,提供完善的居家防护。而网络摄影机也是智能家居常见的一项产品,不论是关心小朋友读书的情形,或是观看宠物在家中的举动,甚至是长辈的居家照护,即使是出门在外也能随时掌握家中动态。全球人口老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根据估计,台湾在2025年高龄人口占比将超过20%,因此,居家照护也是智能家居未来不可或缺的一环。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智能家居产品,每个产品皆有专属的应用程序,即便是再怎么人性化的操作接口,也将显得繁琐及复杂。因此,如何整合不同厂商的产品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而当前声势较为浩大的当属Amazon、Apple及Google三大公司,皆提供第三方的开发工具,让厂商得以将终端硬件和平台整合在一起,串联并发展出许多自动化的智能家居服务。 智能语音助理进驻客厅 而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的语音装置,可视为继计算机及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运算平台,且随着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兴起,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方面有相当的进展,可望以语音做为用户与装置间友善的互动方式,减化复杂繁琐的操作过程以提升更高的便利性。无论是查询当天的天气、交通、新闻及个人行程,播放音乐或控制家中的电灯、窗帘、空调等电器设备,都可透过语音来达成。 Amazon 由网络书店起家的Amazon,于2014年推出智能蓝牙喇叭Amazon Echo,内建自家开发的语音助理Alexa,让用户可以轻松的透过语音使用Amazon及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之服务,像是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福特汽车(Ford)、美国智能手表品牌Fitbit、智能家居品牌SmartThings及优步(Uber)等等。在2017年2月23日,Amazon宣布Alexa支持的服务指令已达到10,000个,代表Alexa可提供相当丰富的语音服务。 而今年又相继推出Amazon Look及Amazon Show等产品,加上镜头和触控屏幕之后,使语音助理进一步升级为个人穿搭助理并让信息可视化,以提供用户更多的互动方式。Amazon深耕电子商务多年,从网络零售到无人商店一直专注于使用者的需求,将有助于Amazon在智能家居市场之扩展。 Apple 2014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Apple Worldwid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