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运营商:这才是NB-IoT/eMTC、LoRa等技术的价值
低功耗广域网络所带来的价值有多大?对于供给方来说,可以通过一些方式预期到其所在领域的数量级,芯片、模组厂商根据出货量和单价来计算其价值,运营商根据未来连接数量和资费计算带来的价值。不过,对于下游需求的用户来说,未来能够带来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成本降低和收入增加,而在于一定程度上商业的变革。其中,由产品供应商转变为产品运营商就是一种典型的变革,也就是说,借助低功耗广域网络等物联网技术,人人成为“运营商”成为可能,这是物联网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核心价值之一。
产品“运营商”的价值
当一个厂商不再是将自身产品卖给用户后就此了结,而是基于产品使用基础上不断提供各类附加服务时,此时这个厂商已经成为自身产品的“运营商”了,“运营商”在这里不再是电信运营商的概念,而是一个扩大化的范畴,是在其产品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服务内容和收入方式。这种新的“运营商”也是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采用,不少产生“运营商”的行业和企业是在NB-IoT/eMTC、LoRa等技术应用基础上形成的。这其中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精细化运维正是此类“运营商”的用武之地。
1、保证时刻“在线”的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由哈佛大学教授费农提出,而且在过去的50多年中被全球各类大小企业实践过,从宏观上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到具体产品的需求、规划、设计、生产、使用、维修、回收等过程都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固化到企业的IT软件系统中,提升了企业产品管理效率。
不过,目前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在产品出厂后的管理并不是实时“在线”的管理,只可能在某一时点上才能获取产品信息,出厂后产品的后半生命周期中的管理并不一定有效,因而也没法基于产品产生更多服务和收益模式。
举例来说,当家电卖给用户后,厂商只有用户购买时填写的个人信息,而家电在用户家中如何使用、核心零部件消耗情况、设备转售、处置、回收、报废等信息对于厂商来说都是一个“黑箱”,这样的生命周期管理就没法实施,也谈不上对产品的运营了。虽然近年来不少家电嵌入了WiFi模块,一定程度上能够追踪到设备信息,但这完全依赖于用户使用习惯,大部分用户并不一定开启WiFi功能。
从今年开始,家电厂商对于NB-IoT的热情非常高,有观点认为NB-IoT的应用对于家电最终用户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于家电厂商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则是显著的。因为无需外部供电和用户主动开启,NB-IoT都能为家电厂商采集设备的信息,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家电在全生命周期中都时刻在线,家电厂商就可以基于此来探索“运营商”的模式。
2、精细化运维探索
诸如家电等产品是销售给最终用户,产权归用户所有,厂商受制于用户隐私对产品运营的手段有时会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在当前共享经济火热的背景下,不少共享经济运营商对共享的物品拥有完全产权,所以对其精细化运维就是合情合理也是必须而为之的。
尤其是在一些耐用品市场中,产品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总是会接近市场容量上限,此时产品运营方新的收益就来自于精细化运维了。比如,在目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设备新增数量有限,设备厂商主要依靠新的运维方式,目前三一重工、徐工等厂商非常积极拥抱物联网就是一个例证。
精细化运维首要的也是对其资产能够进行有效追踪和管理。共享单车代表了共享经济的典型形态,目前不少城市的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城市管理部门也出台了限制新投放数量的措施。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上月的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大数据分析显示,北上广深的共享单车数量已达供需平衡。下一步,共享单车进入新赛道,精细化、智能化运营是重点,也是行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摩拜、ofo等厂商积极采用NB-IoT/eMTC技术是精细化运维的一种表现,固定数量车辆的调度、交通规划以及共享单车大数据带来的商业合作模式无不需要这些物联网技术来对出行数据进行采集。其中,基于位置的服务是精细化运营中的一个关键点,NB-IoT、LoRa在新的技术标准版本中都增加了定位的功能。
补齐产品“运营商”所需技术的短板,提供最合适支撑技术
NB-IoT各种铺天盖地的宣传让这个热词成了物联网的代名词,实际上NB-IoT并非无所不能,它和eMTC、LoRa、RPMA等技术所构成的低功耗广域网络群体只是补齐了物联网通信技术的短板。在未来所有物联网连接技术中,采用低功耗广域网络连接的数量不足总连接数量的20%。不过,相比其他物联网连接技术群体,低功耗广域网络在支持产品“运营商”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
与短距离通信技术相比,采用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的产品运营价值不如采用长距离技术产品。一方面,只有产品被广泛的用户使用且产品相关信息容易被拥有者直接监测到,才有运营的意义,当产品只是在一个很小范围内,还需要用户额外设置专门的网关才能将数据传输至运营者手里,无疑形成一个壁垒;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用户使用采用短距离通信技术的设备时,并不一定会开启通讯功能。
而与其他蜂窝网络相比,对海量设备的运营往往不需要高带宽和高频数据交互,而且连接成本也要足够低,低功耗广域网络在不少产品运营中就足够了。
总的来说,NB-IoT/eMTC、LoRa、RPMA这些技术作为合适的支撑产品运营技术,原因也在于其固有的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低成本特点。当然,除了连接技术外,产品“运营商”的实现,还需要产业链其他技术的配合,如设备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数据安全等,当然目前来看这些环节也趋于成熟。
个人也能成为“运营商”
当共享经济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在信用体系和公用的共享平台成熟时,个人也能成为“运营商”,对自己拥有的物品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和精细化运营。
此前,有人曾提起过个人车位的运营,当个人购买一个内置NB-IoT/eMTC模块的车位地磁或车位锁并安装在自己的车位上后,在一个公共管理平台上注册该设备,就可以根据自己使用时间规划来对自己车位进行运营,将该车位闲时共享给其他车主。这样的方式就和一些车主借助滴滴平台,以自己车辆进行顺风车运营一样,只是车位运营借助了低功耗物联网的技术。
当然,个人成为“运营商”的前提是信用体系和公共的物联网服务平台成熟,因为个人不可能去自己搭建一个所谓的物联网平台,可以说拥有可运营资产的个人会成为一个个超轻量级的“运营商”。
在当前环境下,低功耗广域网络虽然是物联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但参与其中的人们尤其是下游需求方更多盯着所谓的芯片、模组价格下降,实际上,未来需求方是低功耗广域网络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人人成为“运营商”的变革值得去探索。
您的留言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