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连接需求的发展,LPWA技术也给中国物联网市场带来了大量新的商业机会。物联网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低功耗的传感器和云计算,前者让大量应用变成了可能,后者让感知具有智能化,使各类应用变成现实。随着低功耗传感器和云计算的逐渐发展成熟,大量的应用需要低功耗、远距离、低成本的方案,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以LoRa、NB-IoT等为代表的LPWAN技术在这三方面的特点正好补齐了物联网发展中的短板。
LPWA物联网应用站通过本栏目为您整理和收集的LPWA最新市场与商机信息,帮助您了解LPWA物联网市场行业动态,分析行业方向与前景,传播企业品牌方案和实际客户需求,也帮助LPWA从业者把握这些市场机会。
国信证券39页行业分析报告,掘金1.8万亿物联网应用市场
国信证券行业报告《物联网或将成为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全文下载(PDF) 5G和物联网是通信行业未来10年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其中有两个是面向物联网的):要想充分实现物联网的落地,需要5G提供网络支撑;同时,考虑 5G 建网的完备性和对接入的充分性,物联网或将成为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因此,本报告将详细阐述物联网和5G之间的关系及协同,以及对物联网产业做一个尽可能完备的梳理。 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2020年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 物联网已经成功度过产业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其在传感层、 网络层和应用层皆有一定技术储备,在部分领域如汽车后装追踪模块的全球出货量已达到千万级别。随着下一代通信标准的建设,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从需求和市场空间来看, 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网产业空间逐步打开。根据工信部数据,2015 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三大核心发展方向支撑物联网规模扩张 核心方向之一:NB-IoT、LoRa推动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市场发展。NB-IoT、LoRa分别适合在授权、非授权频段上进行组网,未来将成为物联网低速领域的核心组网制式。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开始NB-IoT建网,而LoRa的国内运营联盟也开始组建,成为物联网领域目前最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智能表计等细分行业将受益。 核心方向之二:车联网是检验物联网发展进度的重要参照。 车联网并不是新概念,但是发展最大的受制因素在于算法以及承载算法的硬件及网络。 我们认为 LTE-V和下一代通信标准将很大层面上解决网络的问题,成为检验物联网发展进度的重要参照。 核心方向之三:智慧城市容纳海量细分市场,催生壁龛龙头。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将传统城市运行“物联网化”,相比前两者概念更加宽泛,但是我们认为其确实是物联网构架的重要组成。仅从我们覆盖的行业及公司的视角来看,智慧交通、电子车牌、平安城市、智慧医疗、智慧社区及智能楼宇都给传统行业带来蓝海。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将给这些长尾的细分市场带来新契机并催生新的壁龛龙头。 物联网产业链及上市公司详尽梳理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连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从产业链规模来看,应用层和平台层价值量最大(分别占产业规模的35%和34%)。 从产业发展脉络看,物联网将从感知层、网络层向应用层延伸,芯片、传感器、运营网络等环节最先受益,但最终必然以杀手级应用作为切入点和最终价值实现方式。 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MEMS、MCU及电子标签等是未来增长较为确定的几个子领域;连接层中长距离的无线广域网(LPWAN)成长空间巨大(看好 NB-IoT 商用带来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平台层是物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则是平台层的关键技术;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短期看好低功耗、低成本应用场景或者大企业、政府巨额财力、物力推动的行业,中期看好车联网及无人驾驶产业链,长期看好工业物联网带来的产业变革。 Read more.
联通物联网建设全面提速 推进NB-IoT和eMTC技术试点
在大连接时代,运营商都在积极把握物联网发展机遇,推进蜂窝物联网的建设。中国联通在移动蜂窝物联网演进及业务探索方面全面提速,争取实现物联网技术尽早商用。 物联网产业热度持续升温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各行各业都对信息产业升级抱有极大的热情,物联网在这一浪潮中受益颇多,各大知名投资公司、咨询机构都对物联网给予了非常乐观的评估。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人口、政策以及技术产业升级等多重福利的推动,因此中国成为了全球物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人与人的互联已趋向饱和,万物互联催生海量基础连接需求,给运营商带来新的契机和利润增长点,运营商纷纷瞄准广阔的物联网业务空间。目前物联网业务增长迅猛,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量将达到300亿,收入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国内年复合增长率达50%。 在需求不断升级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也需要更新换代。2015年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移动蜂窝技术形态和应用场景都得到了扩展。 海量物联是5G的重要场景之一,各大标准组织纷纷推出了LPWA技术。3GPP针对各种典型物联网场景已有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在低功率、大连接场景中,基于LTE的NB-IoT/eMTC已被定位为5G基础技术;在高速率、大带宽场景中,载波聚合、MIMO等技术陆续推出;在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中,MEC、V2X等技术正在研发中。在短距离物联网接入方面,IEEE将于2018年推出IEEE 802.11ah(HaLow)标准。IEEE的目标是拓展覆盖能力,向广域方向演进。除了这两大标准组织外,还有其他各类技术联盟在推出新的广域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如2015年Semtech成立的LoRa联盟推出了LoRa技术。 内外场测试积极展开 中国联通正在积极推进NB-IoT和eMTC技术试点。试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场实验,依托于中国联通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主要推进各类物联网技术对接;另一部分是外场测试,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10多个城市同步推进测试工作。 中国联通在业务试点方面进展迅速,在上海部署了800多个基站,可以满足上海绝大部分区域业务接入的需求;另外在福州部署了200多个基站,完成了700多个水表改造工程。 中国联通将考虑同步推进NB-IoT和eMTC,因为中国联通认为这两项技术并不互斥,而是互补的关系。未来eMTC将更多承载传统蜂窝网业务升级以及部分LPWN的需求。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联通将启动NB-IoT的商用建设。 在NB-IoT频率选择方面,中国联通将推进900MHz与1800MHz双频组网的方式,这项决策基于多方面考虑,既包括对中国联通900MHz频段清退压力的考虑,也包括对目前市场核心产业支撑情况的考虑。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覆盖方面将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争取实现一线城市全覆盖、产业聚焦的省会及重点城市规模覆盖、有潜在需求的城市提前布局。在核心网方面,中国联通将集中建设独立的NB-IoT虚拟化核心网,以实现核心网平滑升级。 除了NB-IoT和eMTC,中国联通还关注其他物联网技术,如LoRa。虽然目前从整个产业和商用的情况来看,LoRa商用有超前的趋势,但是LoRa在覆盖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LoRa可能会是蜂窝广域接入很好的补充。 业务探索集中在热点领域 在NB-IoT和eMTC试点之前,中国联通对NB-IoT未来可能会规模应用的区域做了调研,研究了各行业以及各省份的情况。经初步预测,NB-IoT以及eMTC业务需求的大规模爆发期可能会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规模爆发的领域更多集中在公共事业以及智慧城市方面,这两方面也是中国联通重点关注和业务试点集中的领域。 在智慧停车方面,2015年中国联通与华为、申迪集团(迪士尼国内合作方)共同签署了4.5G战略合作协议,在迪士尼区域建设了15个基站,为400个左右停车位部署了基于NB-IoT的地磁,提供智能停车服务。 在智慧照明方面,中国联通制定了智慧路灯端到端解决方案。NB-IoT技术将主要用于智能照明功能实现。目前中国城市照明路灯总盏数为9186356盏,据统计2015年智能路灯占全国路灯的比例仅有2%。在未来2年内,我国将有超过500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试点,这有助于拉动智能照明市场的发展。 中国联通在智能燃气方面也进行了业务探索。目前燃气公司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阶梯收费实施难、抄表入户难、资金周转效率低、安全事故率高、数据准确率低、管理运维效率低、拖欠费用、篡改数据、人员管理难度大等。而中国联通在深圳推出的智能燃气方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燃气的集抄系统由数字远传燃气表和燃气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组成,实现无人自动实时抄表,降低了人工抄表成本,提高抄表的实时性、准确性,还能实现燃气管网的实时监测、输差统计、能耗监测、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易于实现“一户一表”及“阶梯燃气价”。 在智慧井盖方面,中国联通制定了智慧井盖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的城市内井盖数量多达几百万个,用途涉及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多个行业。各行业有独立的井盖管辖权,但巡逻监管是城管部门的职能,这导致了物权分离,管理难度极大。基于NB-IoT技术的智慧井盖传感器安置在井盖底部,内置NB-IoT模块和GPS模块,体积小巧,施工方便,可以实时显示井盖的位置、状态是否正常以及井盖开启的倾斜角度。 中国联通还将持续关注消费电子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而在环境监控和工、农业领域目前还处在应用培育、孵化的阶段。 聚拢行业伙伴 构建产业生态 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运营商作为广域接入主要的承接者,虽然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但是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盈利困难的问题,如低ARPU值、超多海量接入点等。运营商也一直在探索物联网时代的盈利方式,以及如何拓展管道之外的价值。 中国联通网研院也在考虑如何聚合行业力量,因此以NB-IoT作为核心的抓手和切入点,构建了中国联通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组建开放实验室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推动产业完成整个物联网端到端业务的落地,所以实验室承接整个NB-IoT试用业务网络环境的对接工作,包括网络接入、终端模组测试、远程试验、业务孵化和体验等。 开放实验室对接全国31个省市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渠道以及客户资源,实验室是中国联通和业内合作伙伴一起落地物联网业务资源置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主要承接技术验证、产品验证、业务对接等工作,最主要的职能在于对合作伙伴的聚拢。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目前业内主流芯片厂商、网络厂商和平台厂商都处在开放实验室的生态环境中,主要做业务对接、孵化和产品研发工作。目前在中国联通已经完成的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孵化案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与ABB、ofo以及小米的合作。 Read more.
NB-IoT商用进程受阻,被戏称为Nobody Believes IoT
有业内专家指出,华为与爱立信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阻碍了NB-IoT的商用进程,这为其他LPWAN技术留下了可乘之机,恐将影响NB-IoT的市场份额。 一、互掐 自去年夏天3GPP R13 NB-IoT冻结后,多方预测其将碾压LoRa、Sigfox等LPWAN技术,成为市场王者。然而,来自lightreading的报道称,据物联网市场的几位高管介绍,NB-IoT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华为和爱立信的设备不兼容,这意味着市场存在多个不同“版本”的NB-IoT。 一位物联网软件公司的高管在3月份巴黎举行的LPWAN会议上言辞直白: 有些公司在NB-IoT宣传上夸大其词,运营商现在才意识到NB-IoT部署并非那么容易。软件升级昂贵,仍然没有生态系统,华为和爱立信各玩一套,似乎他们之间无法互操作。 这家软件公司支持各种LPWAN技术,包括LoRa,LTE-M和NB-IoT。这位高管对目前NB-IoT的问题深表担忧,他认为这或将导致运营商倒向部署LoRa,而对NB-IoT采取观望态度。 另一位重量级人物,Ingenu的首席执行官John Horn也对此作了回应,他认为,这将导致不同的国家/地区部署不同的LPWAN技术,出现市场碎片化。 Horn还指责道: 华为和爱立信至今还在知识产权(IP)上互掐,这正是导致不同版本NB-IoT的罪魁祸首。 说华为和爱立信在知识产权上有冲突,Horn并不是第一个。去年LoRa联盟的发言人就表示:爱立信和华为在知识产权上的斗争阻碍了NB-IoT的标准化。 对于此事,3GPP作何回应呢?一位3GPP的发言人在回复邮件中表示: 3GPP负责标准制定,并不负责具体实施,因此我们不置评论。如果这些问题与规范有关,将会作为技术贡献反馈给3GPP小组。 二、NB-IoT=Nobody Believ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无独有偶。早在2016年12月,咨询公司WiFore的首席技术官Nick Hunn就发表过一篇名为《NB-IoT is Dead. Long Live NB-IoT.》的文章,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Nick Hunn认为NB-IoT的互不兼容性是与生俱来的。他在文中提到,NB-IoT标准背后分裂为两大阵营:爱立信与诺基亚 vs. 华为与沃达丰,他们采用的是两套互不兼容的办法。 爱立信和诺基亚采用的那一套本质上是精简的、低功耗的4G变体,在相同的频段内与4G设备协同工作,在现有4G网络上升级部署。而华为和沃达丰主张的是全新空口方式,相较而言这并不是一个与4G共存的方案,它要求运营商拨出少量频段(保护带)来专为物联网流量所用。 这两套办法本质上是不兼容的,但是,3GPP在采纳这两套方案后,并未在两者间折中妥协,而是照单全收,和了一团稀泥,让芯片厂家和运营商自个去做选择题。 这道选择题很难,搞得芯片厂家和运营商们难以抉择,备受煎熬。为此,Nick Hunn戏称NB-IoT的全称应该叫Nobody Believ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更为合适。 Nick Hunn认为,3GPP有点蒙混过关的意味,为了赶着在截止日期前发布标准,为了让NB-IoT快速落地,追赶其他LPWAN技术,他们选择了“先上船后买票”,指望在后续的标准化工作中推动这两套方案的融合。 Nick Hunn还揭露,沃达丰采用的华为NB-IoT与芬兰运营商Sonera采用的NOKIA NB-IoT根本就是两码事。他呼吁NB-IoT应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互操作标准,否则,按照这样的状态发展下去,NB-IoT已死。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最近似乎得到了验证。上个月,一家英国运营商延迟了其在爱尔兰和荷兰的NB-IoT发布,该运营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归责于其客户对NB-IoT服务准备不足。 三、NB-IoT不再是全球首选标准 关于NB-IoT的互不兼容性,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相较而言,近来LTE-M的兴起才是NB-IoT阵营的最大威胁。同时,Sigfox、LoRa等技术也正在疯狂抢地盘。 列举一下最新的资讯: ●Telefonica已经公开表示,Sigfox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方向。没有关于任何3GPP IoT技术的消息。 ●Orange已经推出了LoRa网络,但是已经表示,一旦NB-IoT准备就绪,他们将切换到NB-IoT。 ●KPN在全荷兰范围内部署LORA,成为第一个LORA全覆盖的国家,但不排除部署NB-IoT。 ●SK电讯去年在韩国完成了LoRa全国范围内部署。他们认为LTE-M和LoRa是物联网的两大支柱。 […] Read more.
LoRaWAN介绍 – LoRa从业者读这篇就够了
这篇介绍文章是用于团队内部培训使用,对部分内容做了删减后公开发出。 本文作者twowinter:http://blog.csdn.net/iotisan/ 本文是一篇LoRaWAN的科普介绍,你已经在朋友圈看过无数蜻蜓点水的LoRaWAN文章,是时候来一篇真正的技术干货了。本文先从横向介绍下LoRaWAN的背后势力和网络部署情况,然后纵向讲解了网络架构和具体的协议内容,帮助LoRa从业者系统地了解LoRaWAN协议。 1 LoRaWAN是什么 按照LoRa联盟官方白皮书《what is LoRaWAN》的介绍,LoRaWAN是为LoRa远距离通信网络设计的一套通讯协议和系统架构。 LoRaWAN? defines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network while the LoRa? physical layer enables the long-range communication link. 另外官方提供了这张略偏技术的协议层次图,各位看官大体感受下。 LoRaWAN在协议和网络架构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节点功耗,网络容量,QoS,安全性和网络应用多样性等几个因素。经过接下来的这些内容,将会对开头这段介绍有更深刻的体会。 2 背后的利益集团 – LoRa联盟 和LoRa相爱相杀的 NB-IoT 出自于全球标准化组织 3GPP ,由大名鼎鼎的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日本ARIB(无线行业企业协会)和TTC(电信技术委员会)、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韩国TTA(电信技术协会)和北美ATIS(世界无线通讯解决方案联盟)等等组成。 相比于 3GPP 的根正苗红,LoRaWAN 背后的LoRa联盟则势力弱了一些。从协议的封面可以看到作者是来自于3个董事会成员公司: N. Sornin (Semtech), M. Luis (Semtech), T. Eirich (IBM), T. Kramp […] Read more.
物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得力保障,LORA开启物联网时代
与以前的三次革命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发明触发,例如蒸汽动力或集成电路,而是技术进步的融合。 1.1工业4.0:新的工业进步 在过去200多年里,已经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正处于第四次革命的边缘。 工业1.0:两个世纪前,詹姆斯·瓦特的蒸汽动力技术创造了新的机械制造技术。这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特点是机器支持生产。其结果是生产力的逐步改变,以及全新的工业部门的出现,如纺织品生产,化学品,冶金等。 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20世纪初。这是亨利·福特发明的生产/装配线,使一种新的大规模生产和分工。这场革命的一个关键驱动力是电能的广泛可用性。 工业3.0: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其特征在于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集成电路和IT系统来实现新型自动化生产(例如,通过使用自动化机器人)。 工业4.0:许多领导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指出,世界目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它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另一个重大变化。 工业4.0的特点是物理和数字系统之间的连接 第四次革命的特点是物理和数字系统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融合正在创造全新的技术架构,从而使生产率提高的另一波浪潮以及新的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工业4的另一个中心主题是增加产品的个性化走向批量大小。 与以前的三次革命不同,工业4.0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发明触发,例如蒸汽动力或集成电路,而是技术进步的融合。网络物理系统通常被称为工业4.0的核心技术。它描述了硬件和软件组件如何在具有物理输入和输出的复杂网络中交互。其他技术包括高级3D打印,增强现实和云计算。 1.2物联网(IoT):使数十亿的产品和机器在线 互联网本身最初是为连接计算机而设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扩展到连接手机和平板电脑。通过物联网,它还可以连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任何其他物理设备,如汽车,机器,工业产品等。 无论是到2020年将有20到500亿台物联网设备,事实依然存在,将有大量的设备,远远超过目前的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的数量。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将为全球经济带来高达11万亿美元的价值。 物联网(IoT)被一些人认为是工业4.0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两者可互换使用。工业物联网描述了能够在工业环境内彼此通信和共享智能以便优化相关工业操作的机器和产品的网络。 虽然工业物联网连接利用通过基于IP的网络和云的连接,但其他类型的工业通信并不那么新颖。例如,内部工业自动化系统(例如,PLC/DCS和SCADA系统)已经存在多年。诸如汽车的一些行业一直在使用允许设备(例如,汽车)的蜂窝连接的机器对机器通信(M2M)。随着其他类型的通信的出现,M2M现在可以被看作是整个物联网架构的一个潜在的连接模块。 与基于内部部署或M2M类型连接构建的系统架构相比,IoT承诺可以实现更便宜,更灵活和刚性更低的架构,从而实现全新的用例。物联网的后端架构不仅仅是内部部署,并且连接不限于蜂窝网络。因此,过去的孤岛式封闭解决方案被更多的模块化概念所取代来自多个专业化服务提供商的构建块。新的云架构(例如,IoT平台)和新的通信方法(例如,低功率广域网)正在出现,其结果是连接设备和机器的成本和能量需求继续快速减少。 1.3数据分析:新的智能前沿 数据分析描述了用于检查数据的流程和方法,旨在提取有用的洞察,优化流程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最近的技术进步使得数据分析能够在更广泛的设置和更复杂的方式中使用。两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是: 1.大数据架构:巨大和复杂,通常是非结构化数据集的收集已经完善。今天,有一些一流的NoSQL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工具,具有所需的处理能力和服务器基础设施。 2.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许多人工智能工具和机器学习算法可用于执行各种分析。这些工具通常是开源的,可以免费使用,供任何人用于他们的数据分析项目。 工业分析实验室向智能数据驱动组织 将数据分析的进步与其他工业4.0技术和物联网相结合,意味着工业企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特的组合允许新的业务流和更高的效率水平: 所有业务领域的流程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实时分析允许增加设备时间和透明度 产品可以根据个人客户需求快速调整 可以创建和销售新产品,服务和数据驱动的见解 工业分析在所有相关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 因此,工业分析是下一波工业优化的关键推动者,将公司转变为智能数据驱动型公司。掌握它对于每一个想要利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公司都至关重要。 据了解,LoRa联盟与NB-IoT联盟正在火热抢夺物联网市场,由于二者技术特性、适用场景不同,难以一站式满足客户需求。目前,协成智慧有落地成功案例与丰富行业解决方案,又是CLAA(LoRa联盟)与中国NB-IoT产业联盟成员,提供一站式LoRa解决方案(兼容NB-IoT),包含LoRa模组、NB-IoT模组+物联网基站+管理平台软件开源+数据供应等,可定制可开发,市场首选。 Read more.
2016-2017工业4.0物联网–工业分析概述
“数据是新的石油。它是有巨大价值的,但如果不精确,它不能真正使用。它必须改变成气体,塑料或化学品,以创造一个有价值的实体,推动有利可图的活动;所以必须前言分解数据,分析它有价值。” -CliveHumby 2006 前言 工业分析演变从一个孤立的业务功能转向战略能力,影响任何工业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 今天,我们面对着一个“数据驱动”的世界,它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大量的新方法、工具和技术正在进入管理领域,往往伴随着各种抽象的术语。目前,数据分析的世界似乎被视觉所主导,而不是大规模的实现。现实表明,工业分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终是有希望成为战略和可伸缩的业务能力。 因此,德国数字分析协会开始更好地了解工业环境中数据分析的当前状态及其在今天关于物联网和其他举措(如“工业4.0”)的讨论中的作用。本研究由DigitalAnalyticsAssociation.发起和管理。德国(DAAG),该公司运营一个关于工业分析专业的专业工作组。 特别感谢HewlettPackardEnterprise,以及CommaSoft和KianaSystems为本研究提供支持和资助。研究所需的所有研究和分析相关步骤,例如访谈,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都是由作者完全进行的,不受外部影响。 该研究的目的是准确描述工业环境中数据分析的当前状态,从而弥补这一主题上现有的信息差距。此外,这项研究也代表了数字分析协会的基石。其任务是支持决策者和数据分析人员进一步发展需要并被认为至关重要的技能和能力。 本报告包含:对151位分析专业人员和工业公司决策者的深入行业调查结果。工业分析的介绍,其与物联网和工业4.0的关系,分析如何随着时间演变,机器学习是什么以及工业分析为行业带来的价值和模式。 实际工业分析项目的3个主要案例研究(在能源,医疗保健和汽车领域),进一步了解诸如:如何组织工业分析,哪些技能建立和如何处理这些项目等方面。 我们希望您喜欢阅读,为您的工业分析项目或您作为数据分析师的个人技能开发获得见解,并受到启发,通过工业数据分析扩大可能。 报告摘要-概论: 工业分析-感知它 1.现状-公司承认巨大的重要性,但尚未完全建立 分析对决策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只是运营支持。今天,它越来越多地用于推动决策。在将来,它将用于自动化决策。 15%的受访者认为工业数据分析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69%的受访者认为这在5年内至关重要。今天,68%的调查参与者表示他们有一个公司范围的数据分析战略,46%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单位,只有30%完成实际项目。 2.价值驱动因素-增加收入被视为主要驱动因素;预测维护作为主导应用 人们认为增加的收入是工业分析的主要价值驱动因素(33%加权分数)。增加收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升级现有产品,更改现有产品的业务模式或创建新的业务模型。 尽管今天可以看到一些与效率相关的项目,但成本削减被认为不太重要,只有3%(加权分数)。工业分析在未来1-3年的三个主要应用与机器的预测和规范维护(79%的受访者认为重要),客户/营销相关分析(77%)以及产品使用分析在现场(76%)。 3.分析-慢慢转向更复杂类型的分析 在各种项目中部署的分析类型从描述性分析转移到实时分析,预测分析甚至规定性分析的应用程序。电子表格的重要性将下降(5年内从54%降至27%),而商业智能(39%至77%)和高级分析工具(50%至79%)的重要性将急剧增加。 物联网给工业分析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包括实时数据流,大型数据集管理,时间戳数据存储和全新的使用案例-大多数公司认为他们在收集物联网相关传感器数据60%的调查受访者),但只有少数人表示他们从传感器数据(32%)获得正确的见解是好的或优秀的。 4.模式转变-工业分析改变长期制造原则 敏捷项目开发正在取代基于瀑布的项目规划。58%的调查受访者表示,他们今天为其数据分析项目采用敏捷(通常也是“Scrum”)方法。 其他模式转变包括平台和开放生态系统的创建(例如,公司正在建设B2B市场和应用商店),重塑完善的5层自动化金字塔(软件架构),以及增加灵活性和专业化的制造业通过制造即服务。 工业分析-使它成为现实 1.启动项目-通常采用探索性方法并使用开源工具 在寻求拥抱数字商业模式和利用数据的力量,企业越来越多地以探索的方式开始项目(34%使用探索性方法)-仍然,大多数(66%)的项目接近清晰的假设(假设驱动方法)。 在构建工业分析项目时需要解决4个方面:数据源,必要的基础设施,分析工具和应用程序。 使用开源分析工具越来越普遍:接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64%)在其数据分析项目的某些方面使用开源工具。 工业分析项目的最大成本包括获得数据访问(21%),汇总数据(17%)和执行数据分析(14%)的初始阶段-最昂贵的单个项目与软件相关,应用程序开发(26%)。 2.组织和人员配置-最高管理层驱动,外部实施-弥合数据科学技能差距 工业分析越来越多地由高级管理层发起-34%的受访者表示,CEO是推动IndustrialAnalytics项目的首席执行官。 大公司没有在一个特定部门集中数据分析(只有33%)。相反,许多大型工业公司在外部数据实验室,数字实验室,孵化器或加速器(55%的受访者)中外包了一些数据分析活动。 最大的技能差距目前在数据科学。(92%的受访者表示重要或非常重要,但只有22%的受访者在船上拥有所有必要的技能)。机器学习作为数据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代表了一个巨大的差距(83%vs33%)。另一个重大缺陷可以在物联网/M2M基础设施(68%vs17%)。 数据科学团队是多样化的,通常包括总经理,工业专家,数据工程师,数据开发人员,机器学习专家和数据分析师。 3.挑战和进一步的建议-关注互操作性问题,数据准确性和塑造数字思维 部门重叠任务(60%)和建立业务案例困难(60%)是IA项目最重要的业务挑战。 数据分析IT/OT堆栈(78%),数据准确性(62%)和从数据中获取洞察力(62%)的不同组件之间的互操作性是最大的技术挑战。进一步的领导建议:塑造数字思维,定义战略角色,开始小规模,定义能力路线图,采用数据治理策略,并启用支持功能。 Read more.
物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得力保障,LORA开启物联网时代
与以前的三次革命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发明触发,例如蒸汽动力或集成电路,而是技术进步的融合。 1.1工业4.0:新的工业进步 在过去200多年里,已经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正处于第四次革命的边缘。 工业1.0:两个世纪前,詹姆斯·瓦特的蒸汽动力技术创造了新的机械制造技术。这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特点是机器支持生产。其结果是生产力的逐步改变,以及全新的工业部门的出现,如纺织品生产,化学品,冶金等。 工业2.0: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20世纪初。这是亨利·福特发明的生产/装配线,使一种新的大规模生产和分工。这场革命的一个关键驱动力是电能的广泛可用性。 工业3.0: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其特征在于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集成电路和IT系统来实现新型自动化生产(例如,通过使用自动化机器人)。 工业4.0:许多领导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指出,世界目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它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另一个重大变化。 工业4.0的特点是物理和数字系统之间的连接 第四次革命的特点是物理和数字系统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融合正在创造全新的技术架构,从而使生产率提高的另一波浪潮以及新的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工业4的另一个中心主题是增加产品的个性化走向批量大小。 与以前的三次革命不同,工业4.0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发明触发,例如蒸汽动力或集成电路,而是技术进步的融合。网络物理系统通常被称为工业4.0的核心技术。它描述了硬件和软件组件如何在具有物理输入和输出的复杂网络中交互。其他技术包括高级3D打印,增强现实和云计算。 1.2物联网(IoT):使数十亿的产品和机器在线 互联网本身最初是为连接计算机而设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扩展到连接手机和平板电脑。通过物联网,它还可以连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任何其他物理设备,如汽车,机器,工业产品等。 无论是到2020年将有20到500亿台物联网设备,事实依然存在,将有大量的设备,远远超过目前的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的数量。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将为全球经济带来高达11万亿美元的价值。 物联网(IoT)被一些人认为是工业4.0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两者可互换使用。工业物联网描述了能够在工业环境内彼此通信和共享智能以便优化相关工业操作的机器和产品的网络。 虽然工业物联网连接利用通过基于IP的网络和云的连接,但其他类型的工业通信并不那么新颖。例如,内部工业自动化系统(例如,PLC/DCS和SCADA系统)已经存在多年。诸如汽车的一些行业一直在使用允许设备(例如,汽车)的蜂窝连接的机器对机器通信(M2M)。随着其他类型的通信的出现,M2M现在可以被看作是整个物联网架构的一个潜在的连接模块。 与基于内部部署或M2M类型连接构建的系统架构相比,IoT承诺可以实现更便宜,更灵活和刚性更低的架构,从而实现全新的用例。物联网的后端架构不仅仅是内部部署,并且连接不限于蜂窝网络。因此,过去的孤岛式封闭解决方案被更多的模块化概念所取代来自多个专业化服务提供商的构建块。新的云架构(例如,IoT平台)和新的通信方法(例如,低功率广域网)正在出现,其结果是连接设备和机器的成本和能量需求继续快速减少。 1.3数据分析:新的智能前沿 数据分析描述了用于检查数据的流程和方法,旨在提取有用的洞察,优化流程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最近的技术进步使得数据分析能够在更广泛的设置和更复杂的方式中使用。两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是: 1.大数据架构:巨大和复杂,通常是非结构化数据集的收集已经完善。今天,有一些一流的NoSQL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工具,具有所需的处理能力和服务器基础设施。 2.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许多人工智能工具和机器学习算法可用于执行各种分析。这些工具通常是开源的,可以免费使用,供任何人用于他们的数据分析项目。 工业分析实验室向智能数据驱动组织 将数据分析的进步与其他工业4.0技术和物联网相结合,意味着工业企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特的组合允许新的业务流和更高的效率水平: 所有业务领域的流程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 实时分析允许增加设备时间和透明度 产品可以根据个人客户需求快速调整 可以创建和销售新产品,服务和数据驱动的见解 工业分析在所有相关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 因此,工业分析是下一波工业优化的关键推动者,将公司转变为智能数据驱动型公司。掌握它对于每一个想要利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公司都至关重要。 Read more.
中科爱讯推出LoRa产品,传输距离达20公里
在考虑无线技术时人们常常能想到如:蓝牙、Wi-Fi、ZigBee、3G/4G等,但是这些技术都无法兼备低功耗、广域网传输的特性。在低功耗广域网产生之前,似乎距离和低功耗两者只能二选一。 最近在低功耗、广域网领域得到众多关注的LoRa技术,承诺可以实现超长距离的传输及超低电量的使用,同时还可节省额外的中继器成本。 中科爱讯基于LoRa技术推出LoRa标准网关在距离达20公里范围内无线通信,每个网关可以处理5000个节点,单个节点连接2节5号电池,续航可长达10年。 基于LoRa技术能做些什么呢?它能够交付使用,能够帮助你实现哪些业务? 什么是LoRa? 要了解LoRa是否可以对你的业务有所帮助,你需要对该技术有初步的认知。 LoRa 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LoRa采用Sub-GHz的频段使其更易以较低功耗远距离通信,可以使用电池供电或者其他能量收集的方式供电;较低的数据速率也延长了电池寿命和增加了网络的容量。LoRa信号对建筑的穿透力也很强。LoRa的这些技术特点更适合于低成本大规模的物联网部署。 LoRa产品的应用? 很显然,LoRa产品不会取代Wi-Fi或其他已建立的协议。相反,它的目标是在市场上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应用场景。 LoRa适用于以下场景: 没有电; 身体很难或不可能进入; 无法支付昂贵的蜂窝网络费用; 不需要即时反馈; 基于LoRa技术适用的场景,我们在以下的行业及领域进行了深耕,并总结出部分案例。 智慧农业 对农业来说,低功耗低成本的传感器是迫切需要的。温湿度、二氧化碳、盐碱度等传感器的应用对于农业提高产量、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等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传感器需要定期地上传数据。LoRa十分适用于这样的场景。 智慧油田 智慧油田利用各种在线的、实时测量的感知设备,诸如安装在油气水井、管道、油气处理、加工、储运设备上的各种仪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连接到企业网或者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智慧路灯 路灯照明节能管理系统,通过LoRa作为数据传输途径,对每盏路灯进行远程监测和智能化管理。为市政提供具有远程控制、远程监测、实时自动检测管理等功能路灯控制系统,实现节能;系统由监控中心、单/双灯控制节点、LoRa网关及云服务器构成。监控中心包括控制设备、服务器、显示设备、监控软件等。其中,LoRa网关负责控制节点与云服务器、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控制节点将路灯采集的数据通过网关上传至云服务器最终到达监控中心,同时接收和执行监控中心的指令,实现查询路灯状况、调光和报警等功能。 智能停车 智能停车解决了广大车主停车难的困扰,实现了对城市停车资源的高效管理,对停车行为的实时监控,对运维团队的有力支撑,并最终实现为各类车主提供全面的交通信息服务。 LoRa网络解决了传统GPRS网络成本高,网关部署多的问题。采用LoRa技术,企业可自行组网,完全规避了运营商的流量费,大大降低了组网的成本; 采用LoRa网关,一个网关可以覆盖方圆2—10公里的道路,一个城市只需要十几个网关,即可全覆盖,大大降低了网关成本。 智慧家居 通过部署在家里的各种智能设备及报警装置,上传数据到智能家居网关,结合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智能手环等,实时连接家庭中的各类设备装置并共享信息状态, 针对用户习惯自动完成特定任务。同时还可监测设备状态,进行安全管理, 一旦发生警情(如漏水、烟雾、煤气泄露、门窗异常开启等),可迅速传递消息至用户,可有效 防止和降低损失。 低功耗、易组网、绕射能力的技术优势,能使用户的设备在户外花园或者或者地下室也可以轻松连接控制所有电器和智能硬件。 LoRa产品优势 技术优势 资产部署成本低:低成本的网关及节点,每个网关可以接入5000个节点。 很好的室内覆盖:网关工作在星形网络中,传感器与网关直接通信,通信距离可达20公里。 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室内或室外。 易于安装: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能够维持长达10年。这意味着传感器不需要电源线,而现有的解决方案诸如GSM、LTE或WiFi则需要。 安全:内置AES-128加密。 开放标准:LoRaWAN™规范由LoRa Alliance™支持和维护,无缝连接、易于扩展。 地理位置:LoRa技术使用免GPS的地理定位技术,无需额外的电源。 低连接成本:LoRa技术工作在免授权ISM频段,这意味着没有或很低的频谱成本(如果使用外部服务提供商,则可能存在非常低的连接费用)。 业务优势 现已可以公有和私有部署,与新兴的基于蜂窝解决方案相比,如LTE-M和NB-IoT,LoRa的部署和运营成本低。 开放的网络: 市场有多个提供网络服务的供应商,良性的竞争关系,有助于降低网络宽带采购价格。 利用部署的资产: LoRa 技术的强大的信号可以穿透建筑物,即使在密集的城区也可以广范围覆盖。这使得一个基于LoRa的网关覆盖在2公里范围内的多个建筑物。 LoRa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虽然有许多其他协议承诺做类似的事情,但由于其开放性,LoRa更能适合市场的需求。中科爱讯将持续在这个领域深耕,带来更多的应用和惊喜。 Read more.
七大LPWAN:NB-IoT/LTE-M/Sigfox/LoRa/RPMA/Weightless/HaLow技术之争
一场旷世的物联网大战拉开序幕! 无线通信技术已高速发展20多年,在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后,物联网为无线产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由于LPWAN(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相对难度不高,各种技术陆续推出,举目遥望,可谓是山头林立、遍地插旗。较受关注的是采用授权频谱的NB-IoT和LTE-M,主要由3GPP主导的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商投入;以及采用非授权频谱的LoRaWAN、Sigfox、Weightless、HaLow、RPMA(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等技术,其大部分投入为非电信领域。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抓住两个关键词:低功耗和广域覆盖,简单的说,就是在特省电的情况下,实现长距离通信的无线技术。这种技术的共同点就是,远距离通信能力可支持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低功耗可避免经常更换电池,降低维护成本。 LPWAN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智慧城市,城市路灯、智能电表、下水道水位探测、智能交通等等,远距离无线通信可避免铺设有线管道,低功耗可保证几年不用更换电池,省事省成本,这对于规模浩大的智慧城市建设简直是不二选择。 1 NB-IoT vs. LTE-M,市场碎片化? NB-IoT颇有后来居上的势头。2016年3GPP惊觉LPWAN商机已来,火速在6月推出R13 NB-IoT标准。尽管来得稍晚,却备受瞩目。3GPP主导,几大电信设备商支持,全球300多家运营商的已完成全球90%覆盖的移动网络,无以伦比的生态系统让其他LPWAN技术直呼狼来了。 •支持现网升级,可在最短时间内抢占市场。 •运营商级的安全和质量保证。 •标准不断演进和完善。在3GPP R14标准里,NB-IoT还将会增加定位、Multicast、增强型非锚定PRB、移动性和服务连续性、新的功率等级、降低功耗与时延等等,让NB-IoT技术更具竞争优势。 因为NB-IoT采用授权频谱,可避免无线干扰,且具备运营商级的安全和质量保证,所以,与其他LPWAN技术比起来,似乎更高逼格。但是,这是有代价的,如果算上频谱拍卖价格,NB-IoT的部署成本其实是高于一些其他的LPWAN技术的。根据一份NB-IoT vs LoRa Technology研报,NB-IoT的部署成本高于LoRa(如下图)。 这就像寄快递一样,一些小快递公司价格便宜,但是不能保障速度,没准还把你的充气娃娃搞丢了,而NB-IoT就有点像快递中的顺丰。所以,对一些对可靠性、包括时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NB-IoT不可替代。B-IoT自R13标准冻结后,正以惊人的速度占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已经宣布计划商用NB-IoT。 •中国电信计划于2017年6月商用第一张全覆盖的NB-IoT网络。 •德国电信计划于2017年第二季度商用NB-IoT网络,采用LTE 800MHz和900MHz频段,首先应用于智能电表、智能停车和资产追踪管理等。 •荷兰计划于2017年前完成国家级的NB-IoT网络建设。 •在西班牙,Vodafone首先在巴伦西亚和马德里部署了NB-IoT,并在3月底将城市扩展到巴萨罗拉、毕尔巴鄂、马拉加等地,已有1000个以上的基站支持NB-IoT。 … 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3GPP的另一股力量——LTE-M。2017伊始,LTE-M也在迅速蔓延扩张。2017年2月27日,在MWC2017上,AT&T (美国和墨西哥)、KPN (荷兰)、 KDDI (日本)、NTT DOCOMO (日本)、Orange (欧洲、中东和非洲)、Telefonica (欧洲)、Telstra (澳大利亚)、TELUS (加拿大) 和Verizon (美国) 联合宣布支持LTE-M全球部署。 •KPN已经在荷兰完成了LTE-M测试,采用的是爱立信和高通设备。 •AT&T早在2016年就于旧金山部署了LTE-M网络试点项目,2017年2月,宣布计划于2017年第二季度完成美国首个国家级的LTE-M网络部署。 •这还了得,友商Verizon一万个不服。就在几天前,2017年3月31日,Verizon宣布将在美国首个推出全国范围的LTE-M网络,并表示正在加速建设,言外之意就是,甭管你AT&T啥时建成,劳资就是要比你快一步。 3GPP在R13版本出现了两种物联网版本:LTE-M和NB-IoT。坦白的讲,这是妥协的结果,3GPP和了稀泥,这导致了市场碎片化和混乱。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两种技术: 一眼便知,NB-IoT在频谱上更具灵活性,可支持三种部署方式。LTE-M的速率更高。 但是,这不够,物联网的关键是性能、成本和功耗,所以我们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比。 1)性能 由于NB-IoT的比特率较小,因此链接预算更好,所以,普遍认为NB-IoT的覆盖范围比LTE-M更大。不过,最近看到国外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反驳。我只当搬运工,大家来评理。 原文如下: 最大耦合损耗(MCL)是传送数据时UE和eNodeB的天线端口之间的最大总信道损耗。MCL越高,链接越强大。根据3GPP,CAT-M1的MCL为155.7dB,NB-IoT为164dB,有8dB的差异。表面上看,NB-IoT更具优势。但是,根据香农定理,当信噪比(SNR)很低,噪音是白噪音的情况下,信道容量的近似值是和带宽无关的。 […] Read more.
当NB-IoT、LoRa遇上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作为网络经济中的一个典型特征给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考角度;物联网时代,由于物联网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融合,让长尾效应更为明显。在笔者看来,随着NB-IoT、LoRaWan等低功耗广域网络商用的落地,“长尾”部分正在不断地被拉伸,给海量多样化的终端带来实现智能化转型的机遇。 多样化的物联网世界,长尾效应更为凸显 科技行业从业者想必对“长尾效应”并不陌生,2004年,硅谷知名杂志《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首次提出了“长尾理论”:从正态分布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集中在头部,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 长尾效应在具有网络经济的产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我们耳熟能详的案例包括谷歌为海量中小企业超低价格做广告、亚马逊大量非畅销书销量达到总收入的50%等。无疑,物联网的网络经济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即整个网络的价值随着接入终端数量的增多而增加,那为什么说物联网产业中的长尾效应更为凸显呢?我们可以从终端和应用生态的角度来考察。 就终端角度来看,物联网的终端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形成大量个性化的“尾部”物联网终端形态。此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所面对的终端是批量化的手机、平板,而物联网时代,我们无法找到如手机一样量级的终端。各行业的设备接入网络后成为“智能互联产品”,但各行业终端各不一样,虽然由于一些行业的特征存在一些同质化终端,但和未来百亿级别的联网设备相比并不能称为大批量终端。英特尔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刘钢曾在《如何利用长尾理论支持智能硬件创新?》一文中指出,物联网/智能硬件这个长尾其实代表了不小的市场机会,看起来每一个领域数量并不大,但是这个长尾加到一起,总的市场容量、市场机会其实非常大。大致的长尾状态可以从下图略见一斑: 终端的多样化,形成了对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需求,是一种比移动互联网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形态。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人们在批量化的手机、平板终端上能够产生丰富的应用,形成非常典型的长尾形态;而物联网发展中终端多样化必将催生比移动互联网更为丰富的应用,也让长尾的应用部分更为丰富。 总结来说,由于接入网络的终端数量剧增和多样化,形成终端的长尾形态;运行在多样化终端上的应用更加丰富,进一步拉长物联网应用的长尾部分。 连接更加碎片化应用,低功耗广域网络拉伸长尾部分 当NB-IoT、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逐渐商用,补齐了物联网通信层的短板,让设备接入更加便捷,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更加多样化终端,让长尾部分进一步延伸。 为什么说低功耗广域网络让物联网长尾部分进一步延伸?低功耗广域网络商用后,解决了抄表、传感器连接等应用的数据传输问题,同时也让海量不起眼的设备有了接入网络的机会,如建筑中的灭火器、偏远地区气象监测设备、广袤森林的火警设备等,这些设备的量级并不大,但其产生的数据在人们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所以,从终端数量角度看,当NB-IoT、LoRa网络部署后,能够实现网络接入的终端种类更多,但大部分终端的量级并不大,类型多样化和小量级的特点,促成物联网产业比此前更长的“尾部”形态。 大量“微不足道”的终端接入网络,延伸终端的长尾部分,带来了更加碎片化的应用形态,即海量种类但每一类量级并不大的终端上,各自形成不同的应用。可以说,低功耗广域网络让更加碎片化的应用成为可能,让长尾效应更加明显。 化零为整,标准化和数据服务带来的价值 长尾效应的存在,长尾部分的经营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头部”,因为“头部”往往能带来一半的收益;但若能有效地整合“尾部”群体,则能获得另一半收益,且能避免激烈的竞争。在物联网的市场中,处于长尾部分的终端和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零散分布,如何“化零为整”实现长尾经营?就低功耗广域网络来说,标准化和数据服务将带来价值。 目前已有的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百家争鸣,吴双力博士在《终结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百家争鸣,走WiFi修炼的路径?》一文中提出,参照成熟的WiFi发展路径,高度的标准化将是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在商用中胜出的必要条件。面对大量的长尾的终端,在高度标准化的背景下,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就比较容易实现。作为广域网络,未来仅有少量的技术标准会走向最终大规模商用,而少量技术标准搭建的商用网络也必定是互补、有互联互通机制的,从而使长尾终端和应用的经营成为可能。 当延伸的长尾部分接入网络后,连接价值仅是该设备接入网络时的初级价值,网络即服务已成为当前低功耗广域网络方案厂商的一个重要商业模式,方案厂商具备端到端(终端到云端)的服务能力,若进一步挖掘这些长尾终端和应用背后数据的价值,提供相应服务,则不失为一种整合零散终端和应用的方法,也是对物联网的长尾部分的经营。 Read more.
NB-IoT和LoRa的芯片厂商
概述 无论是NB-IoT还是LoRa的网络都需要无线射频芯片来实现连接和部署。NB-IoT和LoRa都采用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一个网关或基站就可以大范围地覆盖网络信号。NB-IoT工作在授权频段,基本上是运营商的市场,基站设备一般是由通信设备服务商提供。LoRa工作在免授权频段,任何企业都可以自己设计开发网关,自行组建网络。 下面就盘点下NB-IoT和LoRa的一些终端无线射频芯片公司。 LoRa芯片公司 LoRa技术是Semtch公司的专利,Semtech公司提供SX127x系列LoRa产品。国内市场主要以低频段(137-525MHz)的SX1278为主。为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Semtech以IP授权的方式授予更多的公司来制造LoRa技术的芯片,如同ARM公司IP授权类似。 目前Semtech公司IP授权的公司有Hoperf、Microchip、Gemtek、ST等。Hoperf的LoRa产品是数据透传模组,Microchip的是以LoRaWAN模组,Gemtek做成了SiP的LoRaWAN产品。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公司通过IP授权的方式来制造LoRa技术的产品。 NB-IoT芯片公司 NB-IoT得到了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服务商的支持,有着成熟完整的电信网络生态系统。 华为 华为NB-IoT的芯片是Boudica,超低功耗SoC芯片,基于ARM Cortex-M0内核,会搭载Huawei LiteOS嵌入式物联网操作系统。预计2017年初上市。 中兴微电子 中兴微电子NB-IoT的芯片是Wisefone7100。据称,Wisefone7100内部集成了中天微系统的CK802芯片。预计2017年Q2上市。 Intel XMM 7115,支持NB-IoT标准。预计2016年下半年会提供样品。XMM 7315,支持 LTE Category M和NB-IoT两种标准,单一芯片集成了LTE 调制解调器和 IA 应用处理器。预计2017年商品化。 Qualcomm MDM9206,支持Cat-M(eMTC)和NB-IoT。 Nordic Nordic Semiconductor nRF91系列是Nordic的NB-IoT蜂窝技术产品。预计2017年下半年提供样品,2018年起供货。 其他的NB-IoT芯片厂商可能还有:Sequans、Altair、简约纳电子有限公司、MARVELL、MTK、RDA等等。 结束语 从NB-IoT和LoRa芯片产品来看,很多产品都集成了MCU或处理器,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信号和数据处理以及通信协议管理。 不少的公司NB-IoT芯片支持多种技术标准,可以满足了更多的市场细分需求。LoRa通过授权可以做成SoC或SiP产品,并与一些产品技术融合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如,Semtech的EV8600就是是PLC与LoRa相结合的SoC产品。 Read more.
NB-IoT、LoRa商用市场验证已经开启
对于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前期的网络覆盖带动应用场景、还是应用场景带动网络覆盖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争论不再继续,而是脚踏实地的去验证该市场的有效性,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和业内很多朋友交流中,往往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希望成为NB-IoT、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络运营商的厂商认为有必要找到一定数量的真实应用终端和场景后,再部署一张LPWAN网络;应用厂商则认为,目前没有一张现成的LPWAN网络,方案无法得到验证,也没法来挖掘相应的应用场景。乍一看,这不就是网络覆盖带动应用场景,还是应用场景带动网络覆盖的争论,类似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当然,这种观望态度已经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意见不同的双方正在拿出实际行动。 观望的背后:长期的确定性和短期的不确定性 作为一个网络运营商,一张新的网络的部署需要一笔不菲的投资,而且这一项投资基本是可以通过网络规划测算出具体数额;不过,未来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这张网络的收益就不是那么容易测算了,给网络运营商的投资带来很大风险。 实际上,回顾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发展历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出现两张功能类似的网络,分别由美国大型安防厂商安定宝和摩托罗拉部署。但是,这两家企业花巨资在建成覆盖大多数城市的LPWAN网络后,却只有可怜的几个内部应用,最终在GSM网络快速发展中并入了2G网络。 即使是面对确定性的用户和市场,网络部署后的投资收益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还记得当年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吗?虽然面对的是非常确定的2G手机用户,但其经营模式的失误,最终陷入了一个热炒冷卖的窘境。 虽然业界对于未来物联网海量终端规模和万亿市场规模言之凿凿,那是一个长期的展望,而LPWAN网络部署和运营则是眼下的事情,必须解决投资收益的问题。因此,先有大量应用场景,再去部署网络是为了降低不确定性。 在应用侧,使用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提供解决方案的厂商和下游应用厂商也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在1-2年的短时间内,是否会如我们所预测的那样有大量应用对低功耗广域网络有刚性需求?不可否认,基于LoRa、NB-IoT的网络未来会广泛应用于所有需要低功耗、长距离、低成本的物联网场景,但并不一定是现在。 一家长期从事跟踪类传感器的厂商曾举了一个牧场牲畜监测跟踪的案例:在一个大型的牧场中,有成千上万只羊,若给每一只羊都绑定一个LoRa或NB-IoT的跟踪设备,仅终端投资就需要数十万元;替代性方案是只给少数的几十个头羊绑上跟踪设备,以此来确定羊群的位置,不过各种复杂的环境,加上羊群打架等因素,跟踪设备形同虚设。或许是一些技术问题还未解决(如使跟踪设备更小型化、更便于牲畜携带等)、成本未下降到临界点,这一个看似LPWAN最适合的而应用场景,反而成为一个鸡肋的场景。 物联网智库曾发布过WiFore公司的CTO Nick Hunn《NB-IoT会走向末路?NB-IoT将永生》一文,文中指出在短期中,NB-IoT面临着成本、技术、应用等多种难题,可能会走向末路,而在长期中,物联网的发展使NB-IoT会得到永生。这不正是对不确定性的解读吗?运营商和应用侧厂商鸡生蛋、蛋生鸡的争议,正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短期的不确定性、长期的确定性表现。 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鸡生蛋或是蛋生鸡的争论于事无补,好在物联网业界比较务实,总是能找到一些折衷的方式。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外通信巨头在全球多地建立了多个NB-IoT开放实验室,多个城市发布了实验局,给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应用大量验证和测试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对网络部署进行了验证。而LoRa、RPMA等非授权频谱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也加快了各行业应用的落地速度,从应用侧实地验证了各行业应用是否有效。 事情正在发生变化,网络覆盖和应用场景不再是非此即彼的过程,尤其是网络运营商加快了LPWAN网络部署的速度。也许是要抢进物联网这艘即将启航巨轮的船票,这个春节前后,各大巨头为了低功耗广域网络也是用尽全力,监管部门也适时推出了各种政策、规划,似乎预示着2017年是LPWAN在物联网领域进一步大放异彩的一年,对于物联网产业中的广大同胞们,尤其是那些多年挣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中小企业来说迎来新的曙光。 国内方面,2017年伊始,中国电信发布NB-IoT企业标准(V1.0),同时启动了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四川和河南七省12个城市的大规模外场试验,预计今年6月,将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效果最好、应用最为广泛的NB-IoT网络。LPWAN在国内网络部署竞赛打响。 而国外更为热闹,欧洲方面,沃达丰在西班牙正式商用首个NB-IoT网络,开始了和德国电信在欧洲战场上的争夺;亚洲方面,SK电信成功部署覆盖韩国LoRa网络后乘胜追击,将LoRa网络部署带到了泰国,而包括NB-IoT支持者们(包括不少中国厂商)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不休息,也抓紧在泰国的部署,形成亚洲LPWAN部署的一大战场;美洲方面,明星企业Sigfox刚刚踏上美国的国土,就遭到了本土企业Ingenu的激烈阻击,双方已开始了互撕。近日,全球知名卫星运营商Inmarsat也加入到了LoRa建网的大军,借助其全球卫星的布局,开发首个全球性的LoRaWAN网络,把LPWAN要“带上天”。 市场如此热闹,监管部门也没有闲着。早在春节之前,工信部就发布了《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包括《物联网规划分册》,春节后又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各种政策规划中明确提出了NB-IoT的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基站设备的目标和专项行动。 以此来看,网络部署已不再纠结是否有大量刚性的应用场景,而是要尽快加速网络的商用。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体现了应用侧不同程度的小范围落地形成示范作用,让网络投资者看到了更多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也有不得已参与军备竞赛的无奈,物联网设备在网周期远超过手机终端的特点,再加上其他运营商加码物联网专用网络建设的情况下,若不参与到网络部署竞赛中,或许只能守着传统的人与人通信的业务了,获取新业务的难度更大,虽然短期从新业务中并不一定能获取收益。 同时,应用侧的不少企业也主动拥抱网络部署,包括轨道交通、公用事业、外贸、石油、智慧城市和军民融合等大型厂商开始评估自建专用低功耗广域网络,发展企业内或本行业的物联网业务。 当然,不论是因为什么初衷,LPWAN网络的加速部署、应用侧主动去配合网络建设,让前期的网络覆盖带动应用场景、还是应用场景带动网络覆盖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争论不再继续,而是脚踏实地的去验证该市场的有效性,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Read more.